首页 > 大学本科> 法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甲、乙共谋盗窃,甲在外放风,乙进入一住户家中。乙进入后没有发现特别值钱的财物,就没有盗窃财物,但是将女主人强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强奸罪既遂

B.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盗窃罪未遂和强奸罪既遂

C.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乙另外单独构成强奸罪既遂

D.甲、乙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甲、乙共谋盗窃,甲在外放风,乙进入一住户家中。乙进入后没有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甲、乙二人共谋入室盗窃,甲在外望风,乙进去行窃。进入室内后,乙见只有女屋主一人,且正在熟睡中,遂
实施了强奸行为。下列对于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只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C.甲只构成盗窃罪,乙只构成强奸罪

D.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甲入室盗窃,乙在外为其放风。如果该二人均构成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甲的盗窃数额直接关系到对乙的处罚

C.甲和乙均构成盗窃罪

D.对乙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主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甲(15岁)与乙(17岁)共谋入室抢劫。甲在外望风,乙进入丙(女)的住宅以水果刀相威胁,命令丙交出财物。

甲(15岁)与乙(17岁)共谋入室抢劫。甲在外望风,乙进入丙(女)的住宅以水果刀相威胁,命令丙交出财物。丙家里一贫如洗,只有祖传玉坠项链一条,价值不菲。乙逼迫丙将项链交给他,丙苦苦哀求,并说项链是母亲的遗物,请他行行好不要拿走。乙见丙确实可怜,一时心软,就放掉丙转身逃走了。甲、乙见面后,甲问抢到了什么东西,乙直呼晦气,说丙家里一贫如洗,什么也没有,怕拿些不值钱的东西反成累赘。甲听后也只得自认倒霉。 问:(1)甲、乙二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其犯罪形态如何? (2)甲、乙二人各自具有何种量刑情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甲提出盗窃某商场,乙、丙同意,按甲的分工,丙在外望风,甲与乙撬门进入该商场后窃得现金5000元,甲、乙各分得2000元,丙得1000元。公安机关抓获丙,甲、乙在逃,丙供述了犯罪事实,本案告破。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第 33 题 甲和乙共谋盗窃,甲在外面望风,乙进入居民家中行窃。乙在盗窃过程中发现该居民家中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看到他后惊恐地跑到另一个房间关上了门。乙盗窃得手后,想到孩子看到了自己的容貌,就撞开屋门将孩子杀害灭口。出来后,乙对甲说杀了人,甲表示非常吃惊。二人在逃跑途中被民警抓获。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B.甲乙共同构成抢劫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D.甲、乙共同构成盗窃罪和故意杀人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乙二人共谋盗窃工厂仓库的货物,销赃后,二人将赃款均分。甲、乙的行为属于()

A.复杂共同犯罪

B.一般共同犯罪

C.事先通谋的共同犯罪

D.必要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甲策划偷盗,邀乙和丙协助。随后甲入室盗窃,乙在外面放风,丙开车接应。最终盗得巨额财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B.丙不构成犯罪

C.甲是主犯

D.乙是从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第 60 题 甲、乙共谋潜入某别墅盗窃,二人踩点时发现别墅有大狼狗看护,甲说要先投毒把狼狗药死,乙说:“这个是藏獒,很值钱。”甲说:“没有办法,如果想进去弄到钱,必须将狗除掉。”乙表示同意。二人将狗药死后潜入别墅,在屋内发现一个手机和一个嵌入墙中的保险柜,其他没有贵重物品。甲将手机装入兜里,并和乙一起撬保险柜,但是未能成功,无奈之下只好放弃,带着一部手机离开。甲将手机以2000元的价格卖掉,分给乙800元。经鉴定,藏獒价值100万元,手机价值3000元。对此,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均构成盗窃罪

B.甲、乙均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C.对甲、乙应数罪并罚

D.对甲、乙按盗窃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甲与乙共谋盗窃汽车,甲将盗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乙。但甲后来向乙表明放弃犯罪之意,让乙还州钥匙。乙对
甲说:“你等几分钟,我用你的钥匙配制一把钥匙后再还给你”,甲要回了自己原来提供的钥匙。后乙利用自己配制的钥匙盗窃了汽车(价值5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盗窃中止

B.甲的行为属于盗窃预备

C.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

D.甲与乙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入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随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取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下列对甲、乙所应成立犯罪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