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公共基础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

我们一般用一系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原则。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收入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的不…”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对客观存在事物、事件与过程的描述与判断是指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问题。

A.事实分析

B.价值引导

C.规范分析

D.可行性分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说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我们一般用一系列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衡量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原则包括()。

A.匿名原则

B.人口原则

C.相对收入原则

D.累退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材料1 国际上通常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处于0.4—0.5,
表示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出现两极分化。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对我国这样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国家,虽然基尼系数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但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 材料2 2010年“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两会”期间,分配不公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成为议案提案涉及最多的问题乏一。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当前我国存在的分配不公的现象有哪些? (2)现阶段分配不公平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有其客观存在的规律,因此应该用数量分析来检验社会学的假说,用经验事实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是指()。

A.电子证据必须与案件有联系,能证明案件存在的某种事实

B.证据的证明力

C.证据必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D.证据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且收集的程序是合法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990年以后,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其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990年以后,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其变动轨迹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1.85扩大到2.14,收入绝对差额由714元扩大到1624元。第二阶段1995—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短暂回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2.1下降到1.79,收入绝对差额扩大的势头得到遏制,仅由1935元增加到2037元。第三阶段1999—200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1.96再度扩大到2.58,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由 2398元扩大到7527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变化轨迹与我国城乡改革的进程基本吻合。90年代以后,国家改革的重心逐步转向城镇,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得到大幅度增长。1990-199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5%,快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2.6个百分点,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扩大。在1995年-1998期间,国家连续两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达到16%,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比率连续4年下降。1999-2003年,由于种养效益低、收入来源单一、负担沉重等原因,农民增收进入最困难时期,其中1999年和2000年,农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以后,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支持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农民收入增速回升,但仍未改变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状况。在1999-2007年期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为 7.1%,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上升至2.58。

1995年辽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为()

A.714元

B.1624元

C.1935元

D.2037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发生了误解。从哲学上看,这种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A.是法律、法规上的认识错误

B.是违法者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

C.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其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关于量表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用多个问题测量一个概念

B.衡量某一概念的综合指标

C.属于直接的方式进行测量

D.比单一指标的测量获得更多信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6-110题。1990年以后,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其变动轨迹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1.85扩大到2.14,收入绝对差额由714元扩大到1624元。第二阶段1995-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短暂回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2.1下降到1.79,收入绝对差额扩大的势头得到遏制,仅由1935元增加到2037元。第三阶段1999-200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1.96再度扩大到2.58,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由2398元扩大到752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变化轨迹与我国城乡改革的进程基本吻合。90年代以后,国家改革的重心逐步转向城镇,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得到大幅度增长。1990-199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5%,快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2.6个百分点,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扩大。在1995-1998年期间,国家连续两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达到16%,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比率连续4年下降。1999-2003年,由于种养效益低、收入来源单一、负担沉重等原因,农民增收进入最困难时期,其中1999年和2000年,农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以后,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支持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农民收人增速回升,但仍未改变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状况。在1999-2007年期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为7.1%,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上升至2.58。1995年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是1990年的:

A.1.8倍

B.2.1倍

C.2.4倍

D.2.7倍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材料,回答 136~140 题:1990年以后,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其变动轨迹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199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1.85扩大到2.14,收入绝对差额由714元扩大到1624元。第二阶段1995-199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短暂回落。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2.1下降到1.79,收入绝对差额扩大的势头得到遏制,仅由1935元增加到2037元。第三阶段1999-200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率由1.96再度扩大到2.58,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由2398元扩大到752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率变化轨迹与我国城乡改革的进程基本吻合。90年代以后,国家改革的重心逐步转向城镇,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和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得到大幅度增长。1990-199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5%,快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2.6个百分点,致使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扩大。在1995年-1998期间,国家连续两次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达到16%,快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差距比率连续4年下降。1999—2003年,由于种养效益低、收入来源单一、负担沉重等原因,农民增收进入最困难时期,其中1999年和2000年,农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04年以后,得益于国家一系列支持农民增收的重大政策,农民收入增速回升,但仍未改变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状况。在1999-2007年期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为7.1%,慢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4.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上升至2.58。第 136 题 1995年辽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额为()

A.714元

B.1624元

C.1935元

D.2037元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