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一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根据欧姆定律I=U/R 可以得到它的变形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一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

教师:根据欧姆定律I=U/R 可以得到它的变形式U=IR和R=U/I 我们根据变形式可以说电路中的电压越大,电阻也越大吗?

学生1:可以。

教师:不对,谁还能说说这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2:不可以。

教师:你的答案是正确的,那为什么不可以呢?

学生2:因为

R=U/I

只是电阻的量度式.并不是电阻的决定式。决定电阻大小的是电阻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教师:大家记住学生2的回答。以后你们会学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不是电路和电压,而是电阻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多数学生:记住了。(异口同声)

问题:

(1)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有哪些不足?(15分)

(2)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量度式和决定式的内容。(15分)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面是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一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的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焦耳定律”一节,关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如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

如图l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

如图1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焦耳定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焦耳定律的内容。(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阻’’的内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阻’’的内容要求为:“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材料二义务教育九年级物理某版本教科书“电阻”一节,关于“比较小灯泡的亮度”的演示实验如下:

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如图l6.3-l,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或锰铜)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电阻’’的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已学过电流、电压等内容。任务:

(1)简述电阻的内涵。(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电阻”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以采用表格式或叙述式)等。(2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内容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内容标准为: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材料二某九年级物理教材“分子热运动”一节设置了如下演示实验: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热运动”的内

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3.1—2)。抽掉玻璃板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吗?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已学过机械运动的相关知识,第一次接触分子热运动的理论。

任务:

(1)说明什么是扩散,并简述分子热运动的规律。(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分子热运动”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下面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电磁铁”一节中“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下面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电磁铁”一节中“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演示实验。

演示:

把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定匝数的线圈(内部有铁钉)串联起来,通过开关接到电源上。

调整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通入不同大小的电流时,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比较不同匝数电磁铁的磁性。

任务:

(1)说明教材中“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面是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一节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题。结果有的学生画了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有的
学生把支持力的作用点画在了传送带上。

题目: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常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如图所示,一个工件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力的示意图。

下面是初中物理“运动和力”一节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题。结果有的学生画了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有的学生把

问题:

(1)画出正确的工件受力示意图,说明学生画错受力示意图的可能原因。(10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1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示为某高中物理教材“欧姆定律”一节的“测量导体电流和电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示为某高中物理教材“欧姆定律”一节的“测量导体电流和电压”的实验。

演示

如图2.3—1.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A的电流,用电压表测量A两端的电压。图中虚线框内是一个能提供可变电

压的电路(其原理将在以后讨论,在此暂不涉及),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得到关于导体A的几组电压、电流数

据.随后.换用另一个导体B代替A进行实验,又.-q-以得到关于导体B的多组电压、电流数据。

请你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并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A、

R的U-I图象。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示为某高中物理教材“欧姆定律”一节的“测量导体电流和电压阅读

任务

(1)说明教材所述“换用另一个导体8代替A进行实验,又可以得到关于导体B的多组电压、电流数据”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小龙同学是一名发育正常的2015届九年级男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身高大约是1.70m

C.体重大约是500 N

D.物理课本的长约26.8cm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闽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下面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焦耳定律”一节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闽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下面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焦耳定律”一节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演示:

如图18.4—2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个密闲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比较大。

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通过两段电阻丝的电流相同。通电一定时间

后.比较两个U行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闽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下面为初中物理某教材“焦耳定律”一节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闽读材

图18.4—2两个密闭容器中空气温图18.4-3电流大小不同,产生热度变化的快慢一样吗? 量的多少相同吗?

如图l8.4—3所示,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因此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行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你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任务:

(1)说明教材中“18.4-2图中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阅

如图14.1.1.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现泉。

讨论这个过程中不周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的情况。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热机”一节中“能量转换”的演示实验如下阅

任务:

(1)试举出3个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声音的特性”一节中“探究响度和振幅的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声音的特性”一节中“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的演示实验如下: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声音的特性”一节中“探究响度和振幅的阅读

如图2.2.3,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材“声音的特性”一节中“探究响度和振幅的阅读

任务:

(1)为什么要观察乒乓球的振幅。(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