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历史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要注意州里所有的谷物,除了用作种子,以及不能从水路运输的以

外,都发下(到亚历山大里亚和尼罗河去),这样就便于把谷物装上第一批供应的船……同样要注意(国王)所指定的供应品,其清单我已寄给你了,不仅要准确地如数送到亚历山大里亚,并且在质量上要经过检查,适合需要。……要是可能的话,要按村检查收入明细表,但我以为,假如你依然致力于做这件事,这是完全可能的。不然的话,就按区检查……在检查时,你们只要管那些交入“银行”的货币税收入,而谷物税及油料作物税只需交实物税吏。假如发现不足额,要命令区长和包税吏按(国王)规定的评价将其价额缴入“银行”,作为谷物欠交税款。至于油料作物,则按各品种所收得的液体数量而定。……假如你这样做,那么一方面你执行职责,另一方面确保你的安全。 ——选自《对管理人的指示》(托勒密埃及的经济史料) 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托勒密埃及的税收情况。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要注意州里所有的谷物,除了用…”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探究教学,其核心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探究教学,其核心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初中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探究教学具有哪些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探究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如何使科学探究教学得到有效实施?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李老师和张老师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老师和张老师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李老师:在读完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讲解荔枝的特征,从荔枝干讲到鲜荔枝,把其中的概念如“果肩”“果线”等一一进行补充讲解。教师不断地讲,学生不断地记,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大量有关荔枝的知识。

张老师:上课了,教师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请吃过干荔枝和鲜荔枝的学生谈谈对荔枝的认识;最后,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干一鲜两颗荔枝。学生喜不自禁,教师示意学生安静,然后要求学生剥开两颗荔枝,进行比较观察,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对照着实物读课文,完成一篇短文《我所知道的荔枝》。

问题:

(1)两种教学处理各有什么特点?

(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新课程理念)看,哪一种教学处理更好,为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张老师关于“中国的交通运输”一课设计的一道情境材料题:背景资料: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中国的交通运输”一课设计的一道情境材料题:

背景资料:宁启铁路西起南京市,途经扬州、泰州至海安,与新长铁路相通,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全长约351千米。2004年4月18日,古城扬州实现了百年梦想——宁启铁路扬州段正式通车。

2005年4月30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古城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实现了两座古城的“手拉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建设宁启铁路,润扬大桥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从扬州到广州要经过哪些铁路线?

(3)从扬州到北京要经过江苏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市和北京市。在__________与陇海线(铁路)相交。

(4)扬州铁路和润扬大桥的开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问题:

(1)该试题的编制有什么优点?(6分)

(2)编制情境材料题时一般要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王老师在学完高中地理必修2后设计的一道情境材料题: 背景资料: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王老师在学完高中地理必修2后设计的一道情境材料题:

背景资料:宁启铁路西起南京市,途经扬州、泰州至海安,与新长铁路相通,再经南通、海门至启东,全长约351千米。2004年4月18日,古城扬州实现了百年梦想——宁启铁路扬州段正式通车。

2005年4月30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连接镇江、扬州两座古城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实现了两座古城的“手拉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建设宁启铁路、润扬大桥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从扬州到广州要经过哪些铁路线?

(3)从扬州到北京要经过江苏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省、__________市和北京市。在__________与陇海线(铁路)相交。

(4)扬州铁路和润扬大桥的开通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

问题:

(1)该试题的编制有什么优点?(6分)

(2)编制情境材料题一般要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李老师在“三圈环流”内容的教学中,设计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教师李老师在“三圈环流”内容的教学中,设计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测验题。

有的学生不能绘出示意图,有的学生绘出的示意图缺少极地高气压带,有的风带与气压带宽度一样,有的没有标出风向,还有的示意图准确无误,美观工整。李老师通过学生绘制示意图的准确程度,了解到学生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水平;通过示意图的准确程度推断出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而后用谈话法,让学生说出自己解答这道题的思维过程、绘制示意图的步骤,从中了解学生对绘制地理图表的方法、步骤、原则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问题:

(1)材料中李老师采用了什么样的评价方式,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的哪种能力?(6分)

(2)什么是谈话法,运用谈话法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1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止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
白头。 ——《广平治略》卷3 材料二:国初,天下土田八百五十万顷,至后渐减,岁久滋伪。豪民有田不赋,贫民曲输为累,民穷逃亡,故额顿减。 ——《明史纪事本末》卷61 材料三:自嘉靖以来,当国者政以贿成,吏腹民膏以媚权门。而继秉国者又务一切姑息之政为逋负渊薮,以成兼并之私,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溃民穷,病实在此。 ——《张太岳文集》卷26 材料四:腴田无虑数十万,悉为豪右所占。畿内八府良田,半属势家,细民失业。 ——《续文献通考》卷2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4)明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
领其事。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元史.百官志》 材料二:(元武宗至大二年)改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四年,罢尚书省,复为行中书省。 ——《续通典.州郡》 材料三:(金贞祐三年八月)金置行省于陕西;行枢密院于徐州、归德府;元帅府于东平、益都、太原、潞州;行总管府于要害州县,时盗贼所在蜂起故也。 ——《通鉴续编》卷20 材料四: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 ——《元史.地理志》 问题: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以上材料概括行省制度确立的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材料二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材料三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请回答: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白糖期货日线价格走势图。(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白糖期货日线价格走势图。 对于头肩顶来说,一共有()个卖点。 查对于头肩顶来说,一共有()个卖点。 查看材料

A.1

B.2

C.3

D.4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有人认为,儿童年纪小,只是幼儿教育的客体,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对象,一切都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人认为,儿童年纪小,只是幼儿教育的客体,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对象,一切都需要教师安排,孩子只要听教师的安排就行了。

问题: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