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法律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中国学者李某在A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09年12月3日,李某在我国某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他的这项发明成果。2010

年6月16日,出席过这次研讨会的某工程师张某,将这项成果作为他自己的非职务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10年5月5日,李某以这项成果在A国提出专利申请。2011年4月28日,李某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同时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提交了有关文件。已知,A国与我国签订有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协议。

问: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中国学者李某在A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09年12月3日,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学者王教授在法国完成一项产品发明。2006年7月3日,王教授在我国国务院举办的科技学术研讨
会上介绍了他的这项发明成果。2006年7月5日,王教授以这项成果在法国提出专利申请。2006年8月16日,出席过这次研讨会的某研究所工程师庄教授,将这项成果作为他自己的非职务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2007年1月28日,王教授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提交了有关文件。关于本案的以下意见中正确的是()。

A.庄教授申请在先,按照先申请原则,享有专利申请权

B.王教授享有国外优先权,故专利申请权应属于王教授,其申请日为2006年7月5日

C.王教授是中国人,不应享有国外优先权,但庄教授不是真正的发明人,故专利申请权应属王教授,其申请日应为2007年1月28日

D.王教授的发明已经丧失新颖性,应当驳回双方的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中国学者王某在美国完成一项发明,并于2003年1月在我国政府主办召开的某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他的这项发明成果。2003年6月1日,出席过这次研讨会的张某将这项成果作为他自己的发明创造,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王某曾于2003年4月1日以这项成果在美国提出专利申请,2004年3月1日,王某又以同一成果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同时提出要求优先权的书面声明,并提交了有关文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张某申请在先,按照先申请原则,享有专利申请权

B.王某享有国外优先权,故专利申请权应属王某,其申请日为2003年4月1日

C.王某是中国人,不应享有国外优先权,但张某不是真正的发明人,故专利申请权应属王某,其申请日应为2004年3月1日

D.王某的发明已经因公开而丧失新颖性,应驳回双方的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情形下,申请人在申请专利前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

A.某外资企业将其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向日本申请专利

B.李某将其在中国完成的外观设计向美国申请专利

C.某中资企业将其在南非完成的发明向韩国申请专利

D.某中国研究院将其在中国完成的实用新型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提出PCT国际申请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2016年5月6日,孙某在广交会上展示了其新发明的产品,5月15日,孙某在中国就其发明申请专利(后获得

2016年5月6日,孙某在广交会上展示了其新发明的产品,5月15日,孙某在中国就其发明申请专利(后获得批准)。6月8日,孙某在向《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甲国申请专利时,得知甲国公民已在6月6日向甲国就同样发明申请专利。依据《巴黎公约》关于优先权的规定,孙某在甲国提出的专利申请时间应该是

A.2016年5月6日

B.2016年5月15日

C.2016年6月6日

D.2016年6月8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甲公司的职工张某和李某利用业余时间合作开发完成一项发明,如果双方事先没有约定,下列说法小正确的有()。

A.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丁张某

B.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李某

C.申请专利的卡义利属于张某和李某共有

D.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甲公司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专利法第五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第一款所述“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中的“法律”,包括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以及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

B、只要发明创造的产品的生产、销售或使用违反了法律,则该产品本身及其制造方法就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

C、如果一项在美国完成的发明创造的完成依赖于从中国获取的某畜禽遗传资源,该遗传资源属于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遗传资源,但发明人并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禽遗传资源进出境和对外合作研究利用审批办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因此,该项发明向中国申请专利时不能授予专利权

D、如果某专利申请说明书包含了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但该申请的权利要求中未请求保护该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则该专利申请不违反专利法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国甲公司的一项发明在中国和A国均获得了专利权。中国的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中国地域内的专利独占实施合同。A国的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在A国地域内的专利普通实施合同并制造专利产品,A国的丁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在A国地域内的专利普通实施合同并制造专利产品。中国的戊公司、庚公司分别从丙公司和丁公司进口这些产品到中国使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向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B.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C.戊公司的行为侵犯了乙公司的专利独占实施权

D.庚公司的行为侵犯了甲公司的专利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列哪些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前,需要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保密审查?

A.某外资公司在深圳完成的发明

B.李某在浙江完成的外观设计

C.资料收集在天津完成,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内容在纽约完成的某发明

D.某中资企业在北京完成的实用新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公民张某于2000年4月完成了一项“水变油”的方法发明,5月利用A企业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对
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和测试,并向A企业支付了100万元的测试费用。

在测试过程中,A企业的职工王某窃取了张某的技术秘密后,于2000年6月将该技术秘密转让给李某,李某不知道王某的技术秘密系窃取所得,并向王某支付了200万元的转让费。张某得知李某使用自己的技术秘密后,要求李某向其支付合理的使用费、承担保密义务,李某向张某支付使用费后,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

2001年12月,张某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权以3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甲公司,2002年1月1日,甲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发明专利的书面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经初步审查认为该方法发明符合专利法的规定要求,于2003年7月1日即行公布。2004年10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甲公司的请求,对该方法发明进行实质审查后,于2005年1月1日作出授予甲公司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并于同日予以登记和公告。

2005年4月,甲公司对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分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以下情况:

(1)乙公司于2004年1月1日开始,多次使用甲公司的该项方法发明。2004年12月15日甲公司得知后要求乙公司支付使用费时,遭到乙公司的拒绝。

(2)2005年4月1日,甲公司得知丙公司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于2005年2月1日在与某公司的买卖合同中使用甲公司的专利号,非法获利20万元。

(3)丁公司在2002年1月1日前已经使用相同的方法,甲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取得发明专利权后,丁公司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该方法。

2005年6月1日,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丙公司的侵权行为成立。丙公司于2005年6月10日向甲公司支付了赔偿金20万元。

2005年8月1日,甲公司的发明专利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于是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

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张某的发明是否属于A企业的职务发明?并说明理由。

(2)张某要求李某停止使用该技术秘密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3)甲公司的发明专利权自何日起生效?其20年的保护期限从何日起计算?

(4)指出甲公司对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

(5)指出甲公司对丙公司提起诉讼的具体诉讼时效期间,并说明理由。

(6)丙公司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丙公司及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何种刑事责任?

(7)在甲公司对丙公司的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在甲公司还是丙公司?并说明理由。

(8)丁公司的行为是否属于专利侵权?并说明理由。

(9)丙公司向甲公司要求退还20万元的专利侵权赔偿金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李某现年40岁,其丈夫是张某,张某是A国人,且为A国驻B国的外交官,现在张某与李某途经中国时,李某在中国故意重伤他人,按照中国法律,司法机关应该:( )

A.建议A国将其召回

B.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令其限期出境

C.宣布将其驱逐出境

D.由我国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