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国考)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古代女子成年行及笄礼。()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古代女子成年行及笄礼。()”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单选题】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

A、冠礼

B、笄礼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文学常识相关内容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四书指《大学》《春秋》《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书》《礼》《易》《中庸》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东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C.及笄指女子15岁把头发簪起来,弱冠指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均表示已成年

D.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古代女子满()岁要把头发梳起来,称之为“及笄”,表示已成年。

A.14

B.15

C.16

D.17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说法的是()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B.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C.弱冠:指男子成年

D.而立:指人三十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古代女子把头发绾起来,称之为“及笄”的年龄是

A.14岁

B.15岁

C.16岁

D.17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其中的劝就是劝勉的意思。其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B.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科目

C.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

D.古代男子冠礼取字,女子及笄取字,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名与字的含义相反或相对,如韩愈字退之,晏殊字同叔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古代,女子13岁时被称为“豆蔻年华”,那20岁被称为什么()

A.弱冠

B.桃李年华

C.及笄之年

D.而立之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说法错误的是()。A.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B.耄耋之年一七八十岁C.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说法错误的是()。

A.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B.耄耋之年一七八十岁

C.及笄——女子十五岁

D.期颐之年——一百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说法错误的是()。A.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B.耄耋之年——七八十岁C.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说法错误的是()。A.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B.耄耋之年——七八十岁C.及笄——女子十五岁D.期颐之年——一百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弱冠,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

B.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一般用来指请求赐予官职

C.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D.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太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