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历史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

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西汉文景时期,采用过免税、赐爵、赎罪等办法鼓励移民北方;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淮一带与汉族人杂居。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民大量渡江南迁。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材料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丞相李斯的反驳。随后,李斯向秦始皇提出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和国家所藏《诗》《书》及百家语外,其他书籍均交官府销毁。材料反映出秦王朝()

A.深化了统一管理国家体制的认识

B.存在着治国理念的矛盾斗争

C.使用暴力手段销毁诸子百家文献

D.通过统一思想巩同专制统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的主张,遭到丞相李斯的反驳。随后,李斯向秦 始皇提出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和国家所藏《诗》《书》及百家语外,其他书籍均交官府销 毁。材料反映出秦王朝()

A.深化了统一管理国家体制的认识

B.存在着治国理念的矛盾斗争

C.使用暴力手段销毁诸子百家文献

D.通过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列摘自《史记》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丞相王绾等认为):“诸侯初破,

阅读下列摘自《史记》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六国后,丞相王绾等认为):“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李斯等则以为):“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材料二:(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李斯指出):“语皆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统一可能遭到破坏,故)“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材料三:(卢生等)今乃诽谤我……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诸生)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问题: (1)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其源起是什么? (2)结合材料评价这一事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A.220

B.221

C.222

D.223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秦始皇死于公元前()年。

A.209

B.210

C.211

D.212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21年,廷財李斯议口:“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材料反映了以上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A.长官必须对上级负责

B.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C.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D.地方长官职位可以世袭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公元前()年,秦始皇结束了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确立了封建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使将军()北击匈奴,修筑西起(),东至鸭绿江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做什么文学?

从中国上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期间的文学,叫做什么文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