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贸类考试> 单证员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

A.核外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结构的( )

A.核电荷数

B.质量数

C.核外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元素化学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的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869年,已知的化学元素达63种,而且这期间的研究表明,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原子---分子论确立以后,化学上又一个重大的突破是()

A.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B.地球周期表的发现

C.潮汐周期表的发现

D.月亮周期变化的发现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请教:2009年自治州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第2大题第2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2 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

⑴ 第16号元素属于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⑵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数关系密切;

⑶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⑷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提交的答案】:非金属 得 最外层电子数

【参考答案分析】:

⑴ 非金属 ;得 ;

⑵ 最外层电子 ;

⑶ 电子层数递增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或从上到下核电荷数增大等(只要合理均可)⑷ 逐渐减小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在同一族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⑷ 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我分析第三周期从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成分、组织,但对金属原子本性、晶格类型以及原子间距离不敏感。()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用于______元素的测定,可分为______原子吸收、______原子吸收、氢化物原子吸收和冷原子吸
收等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43-45题: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10月16日宣布,他们成功制造出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118号元素,这也是该小组制造出的第5种超重元素。研究小组领导人肯?穆迪称,他们利用回旋加速器两次将许多钙一48离子加速,用来轰击人造元素铜一249,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也就是说,这种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为118,原子量为297。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序规律,118号元素排在氧气之下,归入惰性元素一族。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自然界只存在92种,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另外18种已经得到承认和命名的元素。此外,还有一些元素没有得到承认或命名,118号元素就不在已命名元素之列。科学家说,他们制造出的118号元素原子存在时间仅为0.9毫秒。研究人员观察到了118号元素原子的“衰变链”过程,证实了新元素的存在。这种原子首先释放出一颗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阿尔法粒子,衰变为已知的116号元素.然后再度释放出一颗阿尔法粒子,衰变为114号元素,接着更进一步衰变为112号元素,112号元素最终裂变为两颗大小差不多的其他原子。这一发现17日发表在美国杂志《物理学评论》最新一期上。科学家说,虽然他们制造出的118号元素原子存在时间只有0.9毫秒,但它们的存在仍相当可信,错误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研究人员说,他们的这一发现不能立即投人实际应用。但它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加接近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的“稳定岛”假说。科学家发现,原子序数超过110之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寿命会急剧下降。但研究人员认为1 14号元素附近存在一个稳定区域,这一区域的超重原子核能够长时间存在。这就是科学家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稳定岛”假说。利弗莫尔?杜布纳小姐曾成功制造114号元素,其存在时间达到30秒。如果超重元素稳定存在能够维持数分钟或者数小时,科学家就可以开始研究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甚至可能发现某些特殊化学特性。43.关于“118号元素”的理解,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序规律,118号元素可归入惰性元素一族

B.118号元素是由许多钙一48离子高速轰击而来的

C.在一般条件下是难以得到118号元素的

D.研究小组在实验的一次轰击中获得了3颗118号元素原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43—45题: 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10月16日宣布,他们成功制造出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118号元素,这也是该小组制造出的第5种超重元素。 研究小组领导人肯?穆迪称,他们利用回旋加速器两次将许多钙一48离子加速,用来轰击人造元素铜一249,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也就是说,这种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为118,原子量为297。 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序规律,118号元素排在氧气之下,归入惰性元素一族。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自然界只存在92种,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另外18种已经得到承认和命名的元素。此外,还有一些元素没有得到承认或命名,118号元素就不在已命名元素之列。 科学家说,他们制造出的118号元素原子存在时间仅为0.9毫秒。研究人员观察到了118号元素原子的“衰变链”过程,证实了新元素的存在。这种原子首先释放出一颗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阿尔法粒子,衰变为已知的116号元素.然后再度释放出一颗阿尔法粒子,衰变为114号元素,接着更进一步衰变为112号元素,112号元素最终裂变为两颗大小差不多的其他原子。 这一发现17日发表在美国杂志《物理学评论》最新一期上。科学家说,虽然他们制造出的118号元素原子存在时间只有0.9毫秒,但它们的存在仍相当可信,错误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研究人员说,他们的这一发现不能立即投人实际应用。但它可以让研究人员更加接近理论物理学家提出的“稳定岛”假说。 科学家发现,原子序数超过110之后.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寿命会急剧下降。但研究人员认为1 14号元素附近存在一个稳定区域,这一区域的超重原子核能够长时间存在。这就是科学家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稳定岛”假说。 利弗莫尔?杜布纳小姐曾成功制造114号元素,其存在时间达到30秒。 如果超重元素稳定存在能够维持数分钟或者数小时,科学家就可以开始研究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甚至可能发现某些特殊化学特性。第43题:关于“118号元素”的理解,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按照元素周期表排序规律,118号元素可归入惰性元素一族

B.118号元素是由许多钙一48离子高速轰击而来的

C.在一般条件下是难以得到118号元素的

D.研究小组在实验的一次轰击中获得了3颗118号元素原子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元素的内容标准: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元素的内容标准: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3元素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元素”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一、元素

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例如,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再如,氧气(02)、二氧化碳(C02)的组成和性质不同.但它们都含有氧元素。

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化学上将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同样,将质子数为1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将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可见,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讨论】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如图3—17所示,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它的质量分数接近50%,其次是硅元素。

自然界中,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如图3-18)。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结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

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

(5)对本课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A)含碳量 (B)冷却介质 (C)合金元素

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 )

(A)含碳量 (B)冷却介质 (C)合金元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A)含碳量 (B)合金元素含量 (C)冷却速度

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 )

(A)含碳量 (B)合金元素含量 (C)冷却速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