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黄金从业资格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研究其()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学科。

A.水质

B.水量

C.水质和水量

D.水文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中心,研…”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土壤学是以地球表面能够生长()的疏松层为对象,研究其中的物质运动规律及其与环境间关系的科学。

A.高等植物

B.低等植物

C.农作物

D.绿色植物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由于领导活动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而且每个领导者应该是通才型人才,这就需要领导者科
学的研究要以社会实践中的各方面知识和多种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这一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领导活动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B.要研究领导科学,须具备与领导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

C.对领导科学的研究,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D.对领导科学的研究,实践活动远远大于理论研究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众多的石窟遗址是历史的产物,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它()A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众多的石窟遗址是历史的产物,能够给人类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它()

A具有科学研究价值。

B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

C为科学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D对科技史的修正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一、给定资料 材料1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短时间内造成市内多处道路积水,交通受到严
重影响。“看海”、“观瀑”的情景再次上演,“车成潜水艇、人在水中游”也成为很多市民遭遇的尴尬。而面对突发的暴雨天气,上演水漫金山的还不止北京一地。入夏以来,南北方多地都普降大雨,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很多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城市内涝,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被打乱。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每年雨季来临,总有不少城市相继加入“水城”队伍。 2004年7月10日,北京市突降大雨,连续4个小时的降水让北京市41处道路出现积水。 2005年、2007年、2010年,广州市都因暴雨造成多处街区被淹,交通瘫痪。 在长江沿线的杭州、南昌、武汉等城市,内涝几乎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遇到暴雨,必定出现程度不等的内涝。 2007年,济南、郑州因暴雨造成内涝,数十人丧生。 …… 一场暴雨,让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城市,瞬间成为内涝“重灾区”,看似“现代化”的背后,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严重滞后。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重温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再次向城市建设管理者敲响警钟。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和品质,不能只看外表的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更要看重那看不见的排水工程。 材料2 面对日趋沉重的排水压力,城市又应该做出哪些积极应对?按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的设想,理想的城市水治理应该包括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城市雨洪蓄滞与渗透等工程处理技术、城市建筑耐水化处理技术、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等系统工程。可令他无奈的是,“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增加了水利投入,但重建轻管、急于求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止一位受访人士对记者坦言,鲜有城市充分重视下水道工程。 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3年(即抵御1—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3—5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比如北京,目前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按1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国玉则表示,许多大城市的城市强降水与内涝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能够满足气象灾害服务的观测网也尚未形成,“针对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监测、信息加工处理和预警预报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捉襟见肘,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预测和评价能力提升步伐也较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告诉记者,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更重要。但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过来。 “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杨重光说,在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不够。 在杨重光看来,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结果就是一下雨就内涝。有数据显示,北京超过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 材料3 对于遭遇暴雨,城市以往的理念是一定要想方设法让积水排走,而近年在众多城市内涝中,民众发现的窘境是,水根本排不出去,反而从排水口中滚滚涌出,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武汉、广州等许多城市。 北京等大城市在强化排水能力方面已有了具体设想。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投入21.2亿元,对中心城的排水管线全部实施更新改造。针对立交桥下凹桥区遇到暴雨容易突发积水的情况,北京市要求,今后在立交桥建设上尽量减少下挖式设计,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立交桥下不再出现严重积水。” 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仅投入巨大,还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即便城内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遭遇强降雨时,城市积水也可能排不出去。因此,提高排水标准更适合应用在局部重点地区。” “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向立云说,通过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于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沥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渗透率;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此外,还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材料4 每一次内涝过后,这些城市的管理者都公开表示要下力气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解决内涝问题。 2003年开始,南昌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造城区地下排水系统。2005年,南昌市又启动了1000多条小街小巷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再次投入1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 然而近日连降暴雨,南昌依然没有逃脱内涝的纠缠。 2009年,广州市拿出9亿元对城区200多处易浸地点进行改造,然而,现在似乎还看不到这项改造工程的实际效果。 在武汉,每次内涝过后都要采取若干措施进行补救,然而,总也无法避免下一次的大水淹城。 1997年,杭州市规划局工程师邵尧明曾研究出一套“暴雨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城市某个区域要布置多少雨水口,埋多粗的排水管。2008年,原建设部曾发文要求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材料5 半岛网2012年8月3日消息 受台风“达维”影响,昨晚暴风雨侵袭青岛市,对此青岛也启动城市防汛紧急通知,各部门备战城市防汛。今天记者从青岛市城市防汛办公室获悉,昨晚在不到10个小时内,青岛全市均降水达到37.1毫米,阵风最大11级,但未出现大积水点,倒伏树木140棵左右,未出现人员伤亡。 如果说今年的降雨量并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去年的青岛个别地方超过200毫米的降雨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根据青岛市水文局的统计,2011年7月2日10时至3日15时,青岛全市平均降水100.5毫米,市区降水182.5毫米,多个监测点监测到了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短短8个半小时内,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启动的应急机制从准备预案迅速升级为特级预案。 “事后看,整座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转基本令人满意。”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利总工程师评价道。刘利所供职的这家单位自上世纪90年代起,承担了青岛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在应急预案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刘利及同事们奔波在勘察积水情况的路途上。刘利说,每逢暴雨必到现场查看,是几代设计工程师延续至今的传统。和往常一样,她重点查看的是市区内几处容易积水的路段:“有短期积水,都是由于地势原因造成的。” 直至3日16时最终解除预案,在长达20多个小时的降雨时间段内,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安宝月和她的同事们始终没有合过眼。令她欣慰的是,整座城市的交通没有发生瘫痪,没有内涝产生。 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青岛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雨劫,与自身地理优势有关。青岛的丘陵地形以及三面沿海的位置决定了降雨时积得快,排得也快,与位于平原地区的城市相比,有很大优势。 此外,“在这座城市,排水重现期的设计均高于国家标准。”刘利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是以最大雨水流量为根据的,所谓重现期,即所采用的最大暴雨量为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国家标准是0.5-3年,青岛主干道的排水重现期一般是3-5年,部分暗渠甚至达到10-20年的标准。 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排水系统,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及地理优势,这样的“地利人和”被安宝月归纳为青岛排水系统的优势所在。 而在城市设计者们的规划中,雨污分流模式显然在整座城市排水系统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在不同管道中处理,据刘利介绍,目前市内绝大部分地段已完全实现这一点。 这一模式作为法律条文已被写入《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这部酝酿10年之久,于2010年10月1日最终实施的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排水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材料6 赣州地处赣江源头,中心城区三面环水。北宋熙宁年间,当时的虔州,每逢洪水,江水倒灌,水患不断。赣州知州刘彝根据街道布局、地形特点,按照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总长12.6公里的福寿沟排水系统。福寿沟分福沟和寿沟,服务受益面积2.7平方公里。刘彝还根据水的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建造12个水窗。水窗制作巧妙,借水力自动启闭。近千年来,福寿沟历经多次维护、疏通,至今仍承担着老城区近10万居民的日常排污功能。有关专家评价说,这个原本只能在遗址中看到的历史遗迹却依然在造福后人,堪称世界城建史上的一个奇迹。 “和现代人相比,古人更加尊崇自然的力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福寿沟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因地制宜,排水道的坡度较大,非常利于排水;二是设计有前瞻性,排水干道断面比较大,使得排水道历经千年不致淤积;三是施工质量好,历经千年不致坍塌。 赣州人民保护古福寿沟的意识非常强,在历年来的城市建设中,不仅没有破坏古福寿沟的原本结构,而且想尽办法合理保护利用。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福寿沟仍可以应付,不会发生内涝。 古虔城的不涝之谜,既离不开后人对古福寿沟的维护,更离不开城市现代排水系统的科学建设。福寿沟服务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而赣州现代排水系统已有237.7公里排水管网,几乎覆盖整个赣州城。 近年来,赣州以福寿沟为参考,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三江六岸的排涝站,让现代排水系统更好地服务市民。在章江新区新建道路底下,一根根管径超过1.8米的干管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排水网络。去年,章江北岸截污干管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雨污分流。该段截污干管总长约9.9公里,服务人口约16.44万人。今年初建成的章江南岸滨江公园,也成为一个集防洪治涝、城市交通、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如今,章江南岸滨江公园与宋代福寿沟一样,形成了一道防洪排涝的坚固防线。 排涝是现代排水系统的关键一环。赣州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城市的易内涝点进行改造。目前,赣州市政部门除了承担福寿沟维护外,还承担城区237.7公里排水管网、5383座雨水井等排涝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加强防汛设施维修保养,创新清疏下水道模式,加强路面巡查力度……城区各防汛职能部门主动根据防汛预案分工,协同作战,也是赣州城区遇洪而不涝的重要因素。 如今,赣州城市排水管网四通八达,排涝站布局合理,防洪堤坝坚固,从外到内,从地上到地下,构成一个科学的现代排水系统。古福寿沟与新的排水体系融为一体,共同担负起城区的排水重任,这是赣州借鉴福寿沟模式创造的一个新奇迹。 材料7 巴黎下水道系统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完善,目前总长达2347公里,远远超出了它的地铁系统规模。巴黎城市排水标准是“五年一遇”,也就是每小时可排180毫米降水的雨量。它的设计和管理也极为周到。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50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管道设计采用多功能设计理念,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如此宽大的排水系统,不仅有利于快速排水,而且有利于电力、通讯设施线路的布局。具体来说,基于对地面雨水流量的充分估计,巴黎城区主干道的井盖孔密且直径大;住宅区内的下水道入口设计成簸箕状,进水口也较大。城区总数达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均统一编号,由130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凭借发达的排水系统,使巴黎可以从容应对大至暴雨。此外,巴黎的城市排水法律保障体系也相当完善,专门制定了《城市防洪法》,内容涉及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等与城市防洪相关的各个方面。 由于设计合理,整洁美观且规模宏大,巴黎的水道系统已经成为代表性的景观。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又一著名的旅游项目。由于每一条下水道都用与其相应的地上街道名称命名。因此,无论是游客,还是维修人员,都不会迷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材料8 当“中国最缺‘下水道市长’”的呼声,在暴雨后变得日渐强烈;当有些地方在城市规划时忽略居民实际需求,激起舆论的一片质疑,城市建设该何去何从,让人沉思。 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很重要一条,是这些地方的城市建设过于“目中无人”,注重空间扩张,却忽视了文化品质,更不顾当地人的实际需要,从而丢掉了城市的个性品位不说,也难以满足当地人的生活工作需求。结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大打折扣。 早在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曾通过一部“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该宪章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说:“对于从事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如今,人们越来越坚信:城市建设规划如果忽视了人的需要,就是忽视了城市建设的根本点。 就人与城建的关系来说,人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道路越建越宽却难以保证“两个轮子”的通畅,如果地标式文化场所建得富丽堂皇却难让普通百姓走进享受,如果拼命追求“第一高楼”而破坏了城市天际线的美感,如果为了旧城改造而破坏城市的文化记忆……这样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既无法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人们需要,更难以在精神情感上增加对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规划要想“目中有人”,城市管理者必须始终“心中有人”、处处“以人为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绝不是什么标语口号,而应该真正践行在各地城市规划理念中,切实让广大居民在城市中“诗意地栖息”。 二、作答要求 一、结合所给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你怎么理解这句话?(10分)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50字。 2、“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对此,你怎么看?(10分)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假如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资料1-4,结合我国城市应对灾害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关于进一步应对城市内涝的建议》提纲。(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三、给定资料介绍了一些有效应对城市内涝的典型,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们可以从中受到那些启示?(15分)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四、请以“城市建设要‘目中有人’”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逻辑严谨,语言流畅。 3、字数不超过12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几个世纪以来,科学一直被看成一种为人类带来幸福的力量,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引发的工业革
命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上,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向了高峰。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科学作为一种新的“偶像”登上神坛。 1845年8月,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开始打破人们对科学的()。当原子弹造成的种种惨象通过媒体传播时,那些参与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他们开始感到,科学研究的领域也存在着潘多拉盒子。 20世纪后半叶,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为开端的分子生物学革命逐渐成了科学舞台上的主角。20世纪60年代初,遗传密码被破译。1969年,DNA限制性的内切酶被发现。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将猿猴病毒40(SV40)的DNA引入大肠杆菌并与其DNA重组,获得了一种新的带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还可以在试管内使人的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大肠杆菌广泛存于人体肠道内,如果含有SV40基因的大肠杆菌在人群间传播,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著名分子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了解了伯格的工作后,立即与他通电话,指出这种大肠杆菌可能成为传播人类肿瘤的媒介,并建议他暂停此项研究。这使伯格很犹豫,他深知DNA重组技术的革命意义,但他也为此项研究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担忧,与其他生物学家讨论后,他毅然决定暂停此项研究。 但是,DNA重组的研究并未停止,并在其他实验室不断取得新突破。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推进,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1974年7月,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伯格等著名分子生物学家联名发表了一封建议信,呼吁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因为“伯格信件”的倡议,1975年2月,16个国家的140位著名科学家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尽管基因重组技术会促进分子生物学的革命性进展,可是运用这项技术所产生的生物新类型,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和意想不到的危害,因此必须对此严加控制。”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门对此做了一个题为《DNA争论:科学反对它自己》的专题节目,向公众普及科学伦理。 在伯格信件中,积极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这在科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堪称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伯格信件”的阐述,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A.伯格信件是伯格等分子生物学家在美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74年7月联名发表的一封建议信

B.伯格信件提议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无法预知的后果

C.在伯格信件中,伯格等杰出科学家主动提出对他们从事并取得成果的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限制

D.“伯格信件”这一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显示了那一代科学家巨大的道德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中称科学为一种新的“偶像”,这是对在欢呼中登上神坛的科学的批判

B.DNA重组技术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也有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

C.杰出的科学家主动停止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D.加州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分子生物学革命产生的生物新类型

本文原标题为“科学反对它自己”,依据文章,对该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反对它自己并不意味着反对它的全部,而是反对它有悖于科学伦理的部分

B.只是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害人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C.防止科学技术在运用中对人类造成危害,有赖于科学家的道德勇气与社会责任感

D.新科学反对旧科学,科学就是在不断否定过去的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得到进步的

填入文中()最恰当的词语是()A.崇拜

B.膜拜

C.信仰

D.迷信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也会给人类带来致命的灾难

B.由于SV40对鼠类动物具有致癌性,因此伯格的重组大肠杆菌就有可能具有致癌性

C.运用基因重组技术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

D.如果没有病毒学家罗伯特·普兰克的建议,伯格有可能继续进行SV40与大肠杆菌的DNA重组研究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给定资料材料1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短时间内造成市内多处道路积水,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给定资料

材料1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短时间内造成市内多处道路积水,交通受到严重影响。“看海”、“观瀑”的情景再次上演,“车成潜水艇、人在水中游”也成为很多市民遭遇的尴尬。而面对突发的暴雨天气,上演水漫金山的还不止北京一地。入夏以来,南北方多地都普降大雨,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很多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城市内涝,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出行被打乱。

近年来,城市内涝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每年雨季来临,总有不少城市相继加入“水城”队伍。

2004年7月10日,北京市突降大雨,连续4个小时的降水让北京市41处道路出现积水。

2005年、2007年、2010年,广州市都因暴雨造成多处街区被淹,交通瘫痪。

在长江沿线的杭州、南昌、武汉等城市,内涝几乎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遇到暴雨,必定出现程度不等的内涝。

2007年,济南、郑州因暴雨造成内涝,数十人丧生。

……

一场暴雨,让平日里光鲜亮丽的城市,瞬间成为内涝“重灾区”,看似“现代化”的背后,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严重滞后。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重温法国作家雨果的名言,再次向城市建设管理者敲响警钟。衡量一座城市的良心和品质,不能只看外表的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广场气派,更要看重那看不见的排水工程。

材料2

面对日趋沉重的排水压力,城市又应该做出哪些积极应对?按照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的设想,理想的城市水治理应该包括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技术、城市雨洪蓄滞与渗透等工程处理技术、城市建筑耐水化处理技术、城市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技术等系统工程。可令他无奈的是,“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增加了水利投入,但重建轻管、急于求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止一位受访人士对记者坦言,鲜有城市充分重视下水道工程。

按照2011年最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3年(即抵御1—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3—5年。但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比如北京,目前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排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即满足每小时56毫米的降雨量;中心城区普遍按1年一遇的标准建设。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任国玉则表示,许多大城市的城市强降水与内涝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都处于起步阶段,能够满足气象灾害服务的观测网也尚未形成,“针对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监测、信息加工处理和预警预报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不足,中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捉襟见肘,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的预测和评价能力提升步伐也较慢。”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重光告诉记者,城市地下建设与地上建设是同等重要的事。某种意义上,甚至是更重要。但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这一关系却被颠倒了过来。

“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杨重光说,在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不够。

在杨重光看来,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结果就是一下雨就内涝。有数据显示,北京超过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

材料3

对于遭遇暴雨,城市以往的理念是一定要想方设法让积水排走,而近年在众多城市内涝中,民众发现的窘境是,水根本排不出去,反而从排水口中滚滚涌出,这种情况发生在北京、武汉、广州等许多城市。

北京等大城市在强化排水能力方面已有了具体设想。北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基本建成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投入21.2亿元,对中心城的排水管线全部实施更新改造。针对立交桥下凹桥区遇到暴雨容易突发积水的情况,北京市要求,今后在立交桥建设上尽量减少下挖式设计,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立交桥下不再出现严重积水。”

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大幅提高管网标准,不仅投入巨大,还会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即便城内的排水能力提高了,承接排水的河道能力不足,遭遇强降雨时,城市积水也可能排不出去。因此,提高排水标准更适合应用在局部重点地区。”

“加强城市蓄水设施建设,形成‘蓄排结合’的防治体系才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方向。”向立云说,通过分散式的方法消化降水,有助于减轻排水管网压力,是治理城市内涝的有效手段。“用透水材料替代沥青水泥,可提高地面渗透率;将城市绿地建成下凹式的,可大量储蓄雨水。城市的露天公园、运动场等,可作为有效的临时蓄水场所。此外,还可利用房顶、地下蓄水池等滞留雨水。”

材料4

每一次内涝过后,这些城市的管理者都公开表示要下力气加强地下排水系统建设,解决内涝问题。

2003年开始,南昌市先后投入20多亿元,改造城区地下排水系统。2005年,南昌市又启动了1000多条小街小巷地下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再次投入1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

然而近日连降暴雨,南昌依然没有逃脱内涝的纠缠。

2009年,广州市拿出9亿元对城区200多处易浸地点进行改造,然而,现在似乎还看不到这项改造工程的实际效果。

在武汉,每次内涝过后都要采取若干措施进行补救,然而,总也无法避免下一次的大水淹城。

1997年,杭州市规划局工程师邵尧明曾研究出一套“暴雨公式”,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城市某个区域要布置多少雨水口,埋多粗的排水管。2008年,原建设部曾发文要求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但该成果在全国推广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材料5

半岛网2012年8月3日消息 受台风“达维”影响,昨晚暴风雨侵袭青岛市,对此青岛也启动城市防汛紧急通知,各部门备战城市防汛。今天记者从青岛市城市防汛办公室获悉,昨晚在不到10个小时内,青岛全市均降水达到37.1毫米,阵风最大11级,但未出现大积水点,倒伏树木140棵左右,未出现人员伤亡。

如果说今年的降雨量并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去年的青岛个别地方超过200毫米的降雨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根据青岛市水文局的统计,2011年7月2日10时至3日15时,青岛全市平均降水100.5毫米,市区降水182.5毫米,多个监测点监测到了超过200毫米的特大暴雨。短短8个半小时内,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启动的应急机制从准备预案迅速升级为特级预案。

“事后看,整座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转基本令人满意。”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利总工程师评价道。刘利所供职的这家单位自上世纪90年代起,承担了青岛市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在应急预案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刘利及同事们奔波在勘察积水情况的路途上。刘利说,每逢暴雨必到现场查看,是几代设计工程师延续至今的传统。和往常一样,她重点查看的是市区内几处容易积水的路段:“有短期积水,都是由于地势原因造成的。”

直至3日16时最终解除预案,在长达20多个小时的降雨时间段内,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处长安宝月和她的同事们始终没有合过眼。令她欣慰的是,整座城市的交通没有发生瘫痪,没有内涝产生。

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青岛之所以能够安然度过雨劫,与自身地理优势有关。青岛的丘陵地形以及三面沿海的位置决定了降雨时积得快,排得也快,与位于平原地区的城市相比,有很大优势。

此外,“在这座城市,排水重现期的设计均高于国家标准。”刘利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是以最大雨水流量为根据的,所谓重现期,即所采用的最大暴雨量为多少年一遇的暴雨。目前国家标准是0.5-3年,青岛主干道的排水重现期一般是3-5年,部分暗渠甚至达到10-20年的标准。 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排水系统,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以及地理优势,这样的“地利人和”被安宝月归纳为青岛排水系统的优势所在。

而在城市设计者们的规划中,雨污分流模式显然在整座城市排水系统中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雨污分流,即雨水和污水在不同管道中处理,据刘利介绍,目前市内绝大部分地段已完全实现这一点。

这一模式作为法律条文已被写入《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这部酝酿10年之久,于2010年10月1日最终实施的条例明确规定,城市排水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材料6

赣州地处赣江源头,中心城区三面环水。北宋熙宁年间,当时的虔州,每逢洪水,江水倒灌,水患不断。赣州知州刘彝根据街道布局、地形特点,按照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总长12.6公里的福寿沟排水系统。福寿沟分福沟和寿沟,服务受益面积2.7平方公里。刘彝还根据水的力学原理,在出水口处建造12个水窗。水窗制作巧妙,借水力自动启闭。近千年来,福寿沟历经多次维护、疏通,至今仍承担着老城区近10万居民的日常排污功能。有关专家评价说,这个原本只能在遗址中看到的历史遗迹却依然在造福后人,堪称世界城建史上的一个奇迹。

“和现代人相比,古人更加尊崇自然的力量。”据有关专家介绍,福寿沟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因地制宜,排水道的坡度较大,非常利于排水;二是设计有前瞻性,排水干道断面比较大,使得排水道历经千年不致淤积;三是施工质量好,历经千年不致坍塌。

赣州人民保护古福寿沟的意识非常强,在历年来的城市建设中,不仅没有破坏古福寿沟的原本结构,而且想尽办法合理保护利用。有专家评价,以现在集水区域人口的雨水和污水处理量,即使再增加三四倍流量,福寿沟仍可以应付,不会发生内涝。

古虔城的不涝之谜,既离不开后人对古福寿沟的维护,更离不开城市现代排水系统的科学建设。福寿沟服务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而赣州现代排水系统已有237.7公里排水管网,几乎覆盖整个赣州城。

近年来,赣州以福寿沟为参考,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三江六岸的排涝站,让现代排水系统更好地服务市民。在章江新区新建道路底下,一根根管径超过1.8米的干管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排水网络。去年,章江北岸截污干管工程投入使用,实现雨污分流。该段截污干管总长约9.9公里,服务人口约16.44万人。今年初建成的章江南岸滨江公园,也成为一个集防洪治涝、城市交通、绿化美化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如今,章江南岸滨江公园与宋代福寿沟一样,形成了一道防洪排涝的坚固防线。

排涝是现代排水系统的关键一环。赣州逐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城市的易内涝点进行改造。目前,赣州市政部门除了承担福寿沟维护外,还承担城区237.7公里排水管网、5383座雨水井等排涝设施的管理和养护。加强防汛设施维修保养,创新清疏下水道模式,加强路面巡查力度……城区各防汛职能部门主动根据防汛预案分工,协同作战,也是赣州城区遇洪而不涝的重要因素。

如今,赣州城市排水管网四通八达,排涝站布局合理,防洪堤坝坚固,从外到内,从地上到地下,构成一个科学的现代排水系统。古福寿沟与新的排水体系融为一体,共同担负起城区的排水重任,这是赣州借鉴福寿沟模式创造的一个新奇迹。

材料7

巴黎下水道系统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完善,目前总长达2347公里,远远超出了它的地铁系统规模。巴黎城市排水标准是“五年一遇”,也就是每小时可排180毫米降水的雨量。它的设计和管理也极为周到。城区下水道均建于地面以下50米,纵横交错,密如蛛网;管道设计采用多功能设计理念,中间是宽约3米的排水道,两旁是宽约1米、供检修人员通行的便道。如此宽大的排水系统,不仅有利于快速排水,而且有利于电力、通讯设施线路的布局。具体来说,基于对地面雨水流量的充分估计,巴黎城区主干道的井盖孔密且直径大;住宅区内的下水道入口设计成簸箕状,进水口也较大。城区总数达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均统一编号,由1300多名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凭借发达的排水系统,使巴黎可以从容应对大至暴雨。此外,巴黎的城市排水法律保障体系也相当完善,专门制定了《城市防洪法》,内容涉及城市内涝预防、规划以及政府责任等与城市防洪相关的各个方面。

由于设计合理,整洁美观且规模宏大,巴黎的水道系统已经成为代表性的景观。下水道博物馆已成为巴黎又一著名的旅游项目。由于每一条下水道都用与其相应的地上街道名称命名。因此,无论是游客,还是维修人员,都不会迷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巴黎的工程师们还修建了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者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

材料8

当“中国最缺‘下水道市长’”的呼声,在暴雨后变得日渐强烈;当有些地方在城市规划时忽略居民实际需求,激起舆论的一片质疑,城市建设该何去何从,让人沉思。

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多,很重要一条,是这些地方的城市建设过于“目中无人”,注重空间扩张,却忽视了文化品质,更不顾当地人的实际需要,从而丢掉了城市的个性品位不说,也难以满足当地人的生活工作需求。结果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大打折扣。

早在1933年,现代建筑国际会议曾通过一部“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该宪章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说:“对于从事城市计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如今,人们越来越坚信:城市建设规划如果忽视了人的需要,就是忽视了城市建设的根本点。

就人与城建的关系来说,人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道路越建越宽却难以保证“两个轮子”的通畅,如果地标式文化场所建得富丽堂皇却难让普通百姓走进享受,如果拼命追求“第一高楼”而破坏了城市天际线的美感,如果为了旧城改造而破坏城市的文化记忆……这样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既无法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人们需要,更难以在精神情感上增加对城市的归属感。

城市规划要想“目中有人”,城市管理者必须始终“心中有人”、处处“以人为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绝不是什么标语口号,而应该真正践行在各地城市规划理念中,切实让广大居民在城市中“诗意地栖息”。

作答要求

法国作家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50字。

“很多人认为只要花巨资完善排水管网,就能彻底解决城市内涝。对此,向立云认为,把解决问题的希望都寄托在提高标准上并不现实。”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50字。

假如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资料1-4,结合我国城市应对灾害的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关于进一步应对城市内涝的建议》提纲。

要求:问题全面,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给定资料介绍了一些有效应对城市内涝的典型,请对这些材料进行归纳,并说明我们可以从中受到那些启示?

要求:内容具体,表述清晰,不超过300字。

请以“城市建设要‘目中有人’”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逻辑严谨,语言流畅。

3、字数不超过1200字。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定义:①边缘科学:指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其特点是运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概

定义:

①边缘科学:指以两种或多种学科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其特点是运用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另一门学科的对象或交叉领域的对象。

②分支科学:指在原本科学的基础上,以原本科学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为对象而产生的科学学科。

③横向科学:指以相关科学的对象、方法中的共同特征或普遍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典型例证:

(1)法医学以医学对人体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尸体解剖,可以为有关刑事诉讼提供死者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等科学的、有力的证据。

(2)在中国的官窑制瓷史上,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素来备受推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朝廷为制瓷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及费用。

(3)水文科学开始主要研究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积雪,以后扩展到地下水、大气中的水和海洋中的水,主要有河流水文学、冰川水文学、雪水文学、海洋水文学等。

对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例证(2)(3)分别与定义①③相符

B. 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③②①相符

C. 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相符

D. 例证(1)(3)分别与定义①②相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住宅小区消火栓室外管网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其消火栓室外管道应执行()定额。

A.第九册《消防工程》水喷淋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B.第九册《消防工程》消火栓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C.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室外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D.第十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室内镀锌钢管螺纹连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它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

B.它是“科学之科学”

C.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思想哲学

E.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甲:什么是生命?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甲:什么是有机体?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以下哪项与
上述对话最为类似?

A.甲:什么是真理?乙:真理符合实际的认识。甲:什么是认识?乙: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

B.甲:什么是逻辑学?乙: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的科学。甲: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乙: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是逻辑规律

C.甲:什么是家庭?乙: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甲:什么是社会群体?乙:社会群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

D.甲:什么是人?乙: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甲:什么是动物?乙:动物是生物的一部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系统生物学是以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为特征的一门大科学。()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