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

材料一

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

材料二

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

材料三

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①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

②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

(1)结合设问,对该老师选取的材料有何评价?(8分)

(2)对该老师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学片段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并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8分)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以下是某老师在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老师在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请在观察

案例后回答: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书)

师:“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同改良派论战,又一次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

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性质如何?

学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教师情景设置,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利用相关材料进行论战)

师:通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先生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的行动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

(1)该教师在讲解这一板块时运用的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8分)

(2)你觉得该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讲解时的情景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萱萱今天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萱萱今天是公共汽车的小司机,她见自己车上没有乘客,于是就大声嚷道:“快来乘车,我要开到动物园去了。”此时,娃娃家的妈妈推着娃娃来乘车,刚想上车,砚砚走来对娃娃家妈妈说:“这辆车不能乘,没有消过毒。”小司机听到了,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跑到积木箱前拿出一块绿色圆形积木,告诉他们:“我这辆车已经消过毒了,这是消过毒的标记。”经她这么一说,砚砚和娃娃家的妈妈都乘上了这辆公共汽车,小司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问题:结合上面的材料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某纱厂资本家,按劳动力价值3元购买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以10元购买棉花、

请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某纱厂资本家,按劳动力价值3元购买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以10元购买棉花、纱锭等生产资料。工人用6小时的具体劳动把棉花、纱锭的价值10元转移到棉纱上;同时,这6小时还作为抽象劳动,创造了3元的价值凝结在棉纱中。这样,所生产的棉纱的价值就是13元。

材料2:上述纱厂资本家将工人劳动时间由6小时延长到12小时。这样,工人12小时的劳动需要消耗的棉花、纱锭等也要相应地增加一倍,由10元增加到20元,工人经过了12小时的劳动把20元棉花、纱锭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棉纱上。该纱厂资本家在生产中预付了13元,在出卖商品之后同样收回13元。

请回答: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案例:帮助学生确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对此,如果教师直接设问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帮助学生确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

对此,如果教师直接设问“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如何”,学生是难以回答的。而教师若分层设问:“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经济地位怎样?政治地位怎么样呢?思想地位怎么样呢?在当时的国情下预测一下它未来发展趋势怎么样呢?”等,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最后,师生在共同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一起探讨,就能较好地归纳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1)经济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进步的经济因素,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2)政治上,它的产生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上,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代中国产生了维新变法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民主科学思想,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4)发展趋势上,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地区分布不合理,工业结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请分析此案例,并对之进行评价。(16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有位老师在教“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出示材料:清代有很多人参加科举考试,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有位老师在教“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出示材料:

清代有很多人参加科举考试,指望获取功名,出人头地。广东花县有个农家子弟,叫洪火秀,1814年出生。花县距当时的广州城很近,现在的花县隶属广州市。洪火秀9岁开始读“四书五经”,家里其他人都务农,供养他一个人念书,指望他光宗耀祖、改变家境。他从14岁就参加秀才资格考试,考不上就再准备,隔几年就再考。1843年,洪火秀第4次应试又落榜了。这年他29岁,整整考了15年。

教师提问:连秀才都考不上,打击太大了。他会怎么想呢?

请对该老师的做法做出评价。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湘教版中“世界的人口”的教学内容:(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①世界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湘教版中“世界的人口”的教学内容:

(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①世界人口增长柱状图及结合此图的活动题一组(3个问题)。

②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③活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世界人口的分布

①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世界人口分布图。

②活动:人口密度的计算。

(3)世界人口问题

①人口问题的原因和现状。

②活动:工业化导致的耕地减少;人口大量增长与水资源危机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活动:“处境艰难的地球”(相关问题两个)。

(4)活动:

①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分析。

②对人口增长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问题:

(1)根据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的排列方式,分析这节知识的教学重点。(8分)

(2)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教学目标。(12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教师在“文艺复兴”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①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教师在“文艺复兴”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影响。(10分)

(2)试结合有关课程目标的知识,分析其问题。(6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赵老师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学生在观察冷锋和暖锋示意图后,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赵老师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学生在观察冷锋和暖锋示意图后,设计了如下问题:

(1)冷暖气团的位置关系。

(2)在冷锋、暖锋锋面附近会出现哪些天气变化?

(3)两幅图的锋面各向哪个方向移动?

(4)两幅图降水区域的异同。

问题:

(1)该问题的设计有什么不足?(6分)

(2)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0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教学《生活中的百分数》一课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向学生创设这样一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教学《生活中的百分数》一课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以向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最近想买一套房子,价格35万,如果一次性付清,可以给老师打九折。同学们,你们说说老师需要付多少钱呢?(学生露出困惑的表情)好,学完这节课,你们就可以告诉老师究竟需要付多少钱了。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认真听讲,以便解决老师在课堂开始时提出的问题。

问题:以上材料是如何呈现教学情境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未将敌人击败,敌人甚至较以前更强大,更具有威胁性。——克拉克

请回答:

(1)这对于保障远东的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这句话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克拉克对朝鲜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对吗?为什么?

(3)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何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