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贸类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A.孝文帝

B.金太祖

C.康熙帝

D.元世祖

答案
收藏

A、孝文帝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A.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

B.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C.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

D.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

E.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六是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以下资料摘编,联系资料所涉及的“中华文明史是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这个课题的形成和初步进展,说
说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沿用了近百年的说法,是依据司马迁《史记》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推演出来的。100年前,中国的考古工作还未起步,用碳十四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说法尚未传人中国。当代有学者认为,这一判断形成了中华文明发源的一元论,并把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抹掉了。 ——西方学者的看法是:20世纪初期,认为中华文明来自古巴比伦,全长四千余年。20世纪中期,依据西方学者的标准(必须同时具有系统的文字、青铜器、城市、神庙),认为中华文明全长只有3400年。20世纪晚期,西方学者面对7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宣称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古史的看法,可能还需要10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有价值的综合。 ——1991年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教授发表谈话,认为时至今日,重建中国古史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可把其框架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1 997年,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提出了“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1999年,史学家史式著文阐释,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逐渐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进入母系社会。一万年是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从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五千年是国家史,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以前西方学者说中国的水稻栽培技术来自印度,因为印度考古发现在7000年前已有人工栽培稻谷;但是不久之前,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谷。以前总认为中华文明完全产生于黄河腹地,中华民族来自黄土高坡,但是通过对7000年前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了解到我们的先民已以轻舟出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洋民族,现代遗传学家也通过对DNA的分析,为此提供了旁证;学术界正在重新探讨中华文明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的说法。以前文艺界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缺少神话与史诗,现在发现保存在民间,停留在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口头上的神话与史诗十分丰富。以前只知道中国古代有几项重要的发明,现在的考古发现说明,全人类200项最重要的发明创造,追本穷源,一半以上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 (以上资料采自史式《五千年还是一万年》,见《团结报》1999年6月10日)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五千年从未间断,这种以汉字和农耕为核心的文明形态影响遍及东亚,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智慧更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交流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A、连绵、名声在外

B、延绵、声名远播

C、连绵、声名远播

D、延绵、名声在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要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不断扩大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A.根本性

B.战略性

C.基础性

D.长远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相关规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民族-律平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深化(),促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B.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D.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我国各民族经济方面的交流交往交融有互市和()。

A.贡赐

B.贸易

C.赏赐

D.进贡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反对()的倾向。

A.“同化论”

B.“消灭论”

C.“进化论”

D.“固化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加强各民族()、()、(),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A.交汇

B.交融

C.交心

D.交流

E.交往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通过扩大(),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A.友好往来

B.交往交流交融

C.交往交流

D.相互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五代宋辽金时期,多个政权在碰撞交流中完成局部统一,各民族之间在更大范围内交往交流交融()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