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世界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孤立存在于地球南端的是()

A.大洋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答案
收藏

C、南极洲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世界大洲中被三大洋包围,孤立存在于地球南端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读图,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C.大洲被三大洋包围

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是D大洋、最小的洋是E大洋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在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D.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从任何角度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上看(如图中Ⅳ所示),地球都是一颗蓝色星球,因为()

A.每个半球上的陆地面积都大于海洋

B.世界上的每个大洲都被海洋包围

C.地球表面大约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D.世界海洋面积大约占全球的50%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世界上有()个大洲和()个大洋

A.7,4

B.7,8

C.4,7

D.8,7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B.太平洋是世界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C.南极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D.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分布”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繁星闪烁,地球在宇宙中转动,配以音乐,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感受浩瀚宇宙和人类对地球科学探索的艰辛。

2.引用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话“地球的名字该叫水球而不是地球”引发思考:“为什么叫水球而不叫地球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评价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课

件、地球仪.讨论、

交流.发表意见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

1.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做量算游戏。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图“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提示:无论南、北半球都是陆地的面积小于海洋。

3.得出结论: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仅占29%,因此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

学生做量算游戏:

两人一组.运用地球仪.用数据采集的方法(参照教材活动),统计海陆比例。

通过观察图片、地

球仪,分析、讨论,

归纳出结论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归纳及总结信息的能力

创设情境.给学生自我展示:“说出你知道的大洲和大洋的知识。”

肯定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观点的小组及个人、鼓励参与。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培养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2.设计练习竞猜题:

(1)将大洲、大洋各知识点设置为A、B、C、D四组题,让学生进行选择,每组题中有3~5小题。

(2)设置贴近生活实际并具梯度性的题目。

3.评价学生活动。

1.阅读理解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海峡的概念.

2.以游戏形式分组比赛.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合作性,利用地球仪.联系已有知识、资料,由小组合作完成.

遵从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3“绘制大陆轮廓图”。

完成教材中的活动3

培养地理空问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

1.教师组织、主持游戏竞赛:

(1)拼图题,大洲的颜色、名称、拼图操作由3名同学合作完成。用时最少的小组为比赛获胜组。

(2)环球旅行游戏。

2.肯定学生,表扬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并记入成长记录袋。

学生小组竞赛.巩

固知识

巩固延伸.合作交流.竞争学习

小结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2.课堂小结,出示提纲,回顾课程内容。

知识拓展

课后分小组出一份主题为《大洲、大洋知多少》的手抄报并在班里展示。

问题: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12分)

(2)分析此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西亚北非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连接地带,沟通()两大洋。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北冰洋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北美洲被三大洋包围,下列正确选项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部都在北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96~102 题。 大洋钻探:揭示地球环境的历史档案 为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96~102 题。

大洋钻探:揭示地球环境的历史档案

为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地球的视野不但要在空间上拓宽,也需要在时间上扩展。地球的环境演变,在不同场合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档案”,唯独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968年的深海钻探计划。“深海钻探”、“大洋钻探”和“综合大洋钻探”深海研究的三部曲,是国际地球科学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也是成绩最为突出的合作研究计划。前面说到的“板块”理论。正是DSDP在大西洋洋底的钻探取样和测年分析。发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的玄武岩基底年龄越来越老,为洋底扩张的假说提供了决定性的证据。30年前在南大洋的钻探。发现澳洲和南美洲是在二三千万年前才完全离开南极大陆的。于是南大洋形成环南极洋流,造成南极的“热隔离”,结果导致南极冰盖的出现。深海钻探的这项发现。被誉为古海洋学新学科建立的标志。

总之。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35年来在全球各大洋钻井近3000口,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古海洋学,把地质学从陆地扩展到全球,导致地球科学一场真正的革命,改变了固体地球科学几乎每一个分支的发展轨迹。

①确实,一些地球环境的历史变化,没有深海海底的钻探取样,是可能发现不了的。②到533万年前海面上升,与大西洋的通道恢复时,“地中海盐度危机”便告结束,大西洋水又呈瀑布状泻入地中海。③现在查明,由于地中海四面被陆地包围,只以水深300米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地中海连通。一旦构造运动将通道锁闭,地中海便变为一个巨型蒸发盐湖。④20世纪70年代初地中海的深海钻探。发现了两三千米厚的岩盐、石膏层。⑤这类蒸发岩应当是干旱地区的产物,地中海现在水深可达5000米。面积相当于黄海、渤海、东海总和的两倍,居然出现沙漠环境下的岩层。成为轰动一时的科学新闻。⑥距今596万年前开始,相当于全大洋6%的盐分在这里沉淀形成臣厚的蒸发岩层。

我们常说的沧海桑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现在看来这一类超出常识范围的灾变事件,地质历史上也()。现在水深超过2000米的黑海,也只有20多米水深的海峡与地中海相通。近200万年来黑海基本上是个大湖.大约一万年前湖面低于地中海近百米,但随着冰盖消融、洋面上升。到7000多年前地中海海面上升,突破博斯普罗斯海峡涌人黑海,突然造成灾难性洪水事,件。最近科学家考证,认为这就是圣经里“诺亚方舟”故事的原型。

上述灾变属于区域性事件,深海钻探还发现了规模更大的全球性巨变。6亿年前,地球的两极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冰层覆盖.像现在这样南北两极都有冰盖是绝无仅有的特殊时期。和现在反差最大的。是一亿年前恐龙盛行时的地球。当时,高纬度区的温度比现在高出150C,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至少比现在高3倍.出现了几百万年大洋底部缺氧的现象,在洋底发现有机质大量堆积,在中东是石油的形成期。

距今最近的环境巨变,是两万年前的冰期,当时整个加拿大,美国和西欧的北部,全都压在几千米的冰盖之下。为什么会出现冰期?这种冰期还会不会再来?什么时候再来?一直是学术界必须回答的问题。现在已经明白:100年前阿尔卑斯山发现的几次大冰期、50年前太平洋沉积中碳酸盐含量的旋回.其实都是地球运行轨道几何形态变化。气候轨道驱动的发现和证实,是20世纪地球科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轨道周期在世界各大洋地层中的对应性,为地质时期的纪年提供了天文学的标尺。但后来又发现,极地冰芯气泡反映的大气C0:浓度’,和深海沉积中氧同位素反映的冰盖消长。都和地球轨道呈现同样的周期现象。轨道周期如何能造成二氧化碳的变化?在冰期旋回中,究竟是高纬度冰盖的物理变化,还是低纬区碳循环的化学变化起着主导作用?这正是大洋钻探当前面临的课题。

1999年春,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的南海大洋钻探,钻井17口、取芯5000米,实现了中国海深海科学钻探零的突破。首次取得了2300万年气候旋回的深海连续记录,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发现了40—50万年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变化,为探索热带碳循环在气候轨道周期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认识。

第 96 题 对“大洋钻探”的表述.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水圈是指通过水循环形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包裹地球的圈层,其主体是()。

A.世界大洋

B.湖泊

C.地表水

D.地下水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