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课题:三角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设计: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并将它的内角剪下,试着拼拼看。

(3)与同伴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拼合方法。

由刚才拼合而成的图形,你能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l800这个结论的正确的证明方法吗?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分析问题: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的概念?(8分)

案例二

课题: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做一做

如下图.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正方形做成的图形,如果图像中含有1、2、3和4个正方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课题:三角下面是

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示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2)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3)100个正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n表示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学生动手操作思考,互相交流不同的解决方法。

分析问题一:简要分析“多样化”的解题策略设计的作用?(6分)

分析问题二:一个好的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结合本案例,简要论述数学教学中应如何体现新教材学习目标?(6分)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设计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面是两个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

下面是两个关于教学目标设计的案例:

【案例1】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益,知道什么是安全保障权、知情权、自主交易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知道什么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保护、社会保护、自我保护;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国家保护和社会保护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

学生的法制观念。

【案例2】能自律,得自由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纪律,自由和纪律是不可分割的,自律才能有自由,理解自律与自由的关系;

(2)通过自由与自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觉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

问题:【案例1】和【案例2】分别设计了课程的教学目标,请对比分析这两种设计方法,并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案例: 下面是在完成“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教师对实验改进的教学片段。教师:

案例:

下面是在完成“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教师对实验改进的教学片段。教师:对摩擦现象,同学们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经过此节实验课后,也知道了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次实验中存在什么不足啊?

学生1:弹簧的示数在实验过程中在变化。

教师:对,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2:接触面光滑程度不一样,能不能改进?

教师:根本就没有粗糙程度一样的木板。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把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拉动木板,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可有效减小弹簧晃动带来的误差。

经过教师的改进,学生们重新设计了实验,并得出更接近真实值的结果.问题:

(1)评析此教学片段,指出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15分)

(2)重新设计教学片段,引导学生认识实验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1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案例: 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片段: 【设计一】将二氧化碳通x紫色

案例:

下面是两位初中化学老师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设计片段:

【设计一】将二氧化碳通x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加热时,溶液又变回紫色。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解释: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碳酸,酸性物质会使石蕊变红。加热后碳酸分解,因此石蕊又变回紫色。由此,进一步介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二】将碳酸饮料振荡,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提问:为什么碳酸饮料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hA.水中会产生碳酸吗?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提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生成了碳酸吗?是否因为二氧化碳本身就具有酸性?将干燥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石蕊试纸条不变色。将湿润的石蕊试纸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石蕊试纸条变红。由此推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进一步介绍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

(1)根据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片段,说明两个设计的特点。

(2)设计二体现了哪些教学理念?

(2)根据上述教学设计片段,归纳总结“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内容的基本教学策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

题目:一辆正在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个相距50m的电线杆,用了5s。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的速度是15m/s。求汽车行驶的加速度。

解:在经过电线杆的过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υ.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阅读案

问题:(1)指出学生解答中的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给出正确解法。

(2)给出一个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的存在”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向

案例:

下面是某位教师在讲授“大气压强的存在”的教学片段。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气体内部有压强吗?我们来看一些实验现象。将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让学生猜想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师:将燃着的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塞在瓶口的鸡蛋怎么样了?

生:鸡蛋被迅速地吞入瓶中。

师:硬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鸡蛋怎么会掉进瓶子里?

生:外界气体给了它力的作用。

师:对,是大气压的作用,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大气压的产生是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有压强的。

师:那么大家再重新解释一下刚才做的那两个实验现象吧。

生: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也会对硬纸片和鸡蛋有大气压力的作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呢?

生:用吸管喝饮料。

问题:

(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1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情境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①:上课伊始,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情境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

案例①: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神舟六号安全返回的画面,并提出问题:在茫茫草原中,科学家是怎样找到返回舱的?它的位置如何确定?从而引出课题:“确定位置”。

案例②:教师在上指数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224的大小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引入教学情境:“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l小时内传给2人,此2人在1小时内每人又分别传给2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吗?”

案例③:教师在上指数相关内容时,引入了“登月天梯”:“我班有43名同学,每个同学都有一张同规格的纸,如果学号是1的同学将纸对折1次,学号是2的同学将纸对折2次,以此类推,学号是43的同学将纸对折43次,将所有折好的纸叠加,粘成一个‘长梯’,我们能否用它登上月球?”

问题1:你认为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问题2:你认为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原则是什么?

问题3:结合案例③,简要说明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案例: 下面是某位老师讲授“功的表达式”的教学片段。 师: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生:一

案例:

下面是某位老师讲授“功的表达式”的教学片段。

师: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

生: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师:在高中,我们把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位移,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生:恩,为什么要引入位移这个概念呢?

师:这很简单,位移有方向性,就有了正功和负功之分。现在我们来看问题一:物体m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s,求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案例: 下面是某位老师讲授“功的表达式”的教学片段。 师: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生:一案

生:根据功的定义,这时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

师:问题二: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理角呢?同学们要注意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可以分解。

案例: 下面是某位老师讲授“功的表达式”的教学片段。 师:初中我们学过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生:一案

生:把力分解成和位移方向相同的一个分量,就可以用定义求了,做的功是W:Fscosa。

师: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功的表达式W=Fscosa,就是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问题:

(1)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2)针对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段让学生掌握功的表达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交变电流的要求是:知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交变电流的要求是: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象描述交变电流。

材料二下面是人教版3—2第五章第l节“交变电流”的教材内容片段。

交流电的产生:教学用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地变化,是一种交变电流。

图5.1—3是交变发电机的示意图。为了清楚,图中只画出了一砸线圈。线圈的AB边连在金属滑环K上,CD边连在滑环L上,导体做的两个电刷E、F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交变电流的要求是:知阅读

图5.1—3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

假定线圈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如图5.1—3甲至丁。我们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图5.1—3中.圈由甲转到乙的过程中.AB边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

2.圈由丙转到丁的过程中.AB边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

3.当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4.大致画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E经过负载流向F的电流记为正。反之为负。在横坐标上标出线圈到达甲、乙、丙、丁几个位置时对应的时刻。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任务:(1)简述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交变电流”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电流的磁效应时的教学片段。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磁场的概念,那么通电导

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电流的磁效应时的教学片段。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磁场的概念,那么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吗?同学们用手中的器材进行实验.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在磁体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在通电导线周围,小磁针也发生偏转,改变电流的方向.小磁针反向偏转。

教师:小磁针偏转就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且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

学生:恩。原来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教师:是啊,这个现象最早是奥斯特发现的,也就是电流的磁效应。

学生:恩。

教师:很好,下面我们在通电螺线管的两端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好。

问题:(1)请对上述教学片段进行评述。(15分)

(2)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学习。(15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面哪一个是案例教学设计信息采集提纲STAR结构要点?()

A.背景、任务、行为、结果

B.前言、任务、行为、结果

C.背景、任务、目标、结果

D.背景、任务、行为、结尾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