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国考)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 14~18 问题。在航天技术日益发展的21世纪,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制造真正的灵丹妙药以攻克威胁地球人的不治之症,不是无稽之谈。日前激素、酶、抗体类特效药制剂都是通过选用哺乳动物细胞进行培养制取的,而在体外培养大量活细胞难度非常大。要使大量的细胞脱离原体后仍有生命功能,必须使它们依附他物,而且细胞之间互不干扰。没有可依附的物体表面,这些细胞不能存活,便谈不到制取有价值的生物制剂。生物学家通常让“培养细胞”分散依附在直径小于百万分之一英寸的特制塑料小球表面,将小球置于有培养介质液的罐中,使之吸收介质中的营养并进行新陈代谢。但是,在地球重力作用下,小球往往会沉降,依附在球面上的细胞也会“叠罗汉”,下层的细胞在成为饿殍的过程中产生着毒素,上层的细胞则因兼容并蓄而前景堪忧。如果在太空中,上述情况便会发生逆转。失重,会使“培养细胞”保持旺盛的活力。失重环境最利于生物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生物学家和医药学家最感兴趣的电泳技术的作用在未来的太空制药厂里可以得到尽如人意的发挥。电泳技术是将质量和电荷比值不同的粒子在电场中分离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既可分离不同组分的混合物,又能分离细胞和蛋白质,甚至从“衰老”的细胞群中分离出“年轻”的细胞。在地面上,所有粒子都会同时受到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电泳操作难度极大。当电场力使培养细胞或培养介质受热时,对流和沉淀现象将并发(往往以一种现象为主,如重力大于电场力,沉淀就将起主要作用)。对流或沉淀都会使已经分离的组分重新混合。克服此弊,需要创造失重环境。在“阿波罗 联盟”号飞船实验室中进行的电泳分离试验非常成功,从大约5%的肾细胞中分离出尿激素,其分离效率是地面上的6~10倍,而且质量极好。这种在地面上难以提取的尿激素是溶解血栓或凝血的特效药。航天飞机投入使用后,在机内空间实验室中多次进行了电泳试验,成功地从血浆中分离出激素、酶和蛋白质。太空生物制品专家K.威斯指出,在太空实验室利用电泳技术生产血浆蛋白的效率要比地球上高700倍。发展太空制药业或生物制品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疫苗制品的生产,人体细胞和白蛋白的提纯与制造,血红细胞生成素的配置……都可能成为高科技、高盈利生产项目。有人估计,仅疫苗一项,每年的经济收益将超过l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绝症”患者也会因太空的灵丹妙药而起死回生。第14题:对划线文字的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重力作用破坏了“依附在球面上的细胞”的分散排布,使之出现叠压现象

B.居于上层的“培养细胞”,在得到营养的同时也吸纳了毒气,存活能力下降

C.在培养介质罐中,被压在下层的“培养细胞”死亡后,尸体腐烂不断释放毒气

D.地球重力使“培养细胞”的代谢物沉降在介质罐底部,细胞存活环境随之恶化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 14~18 问题。在航天技术日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4~17 题。 第 14 题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On a plane.B.On an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4~17 题。

第 14 题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On a plane.

B.On an airport bus.

C.In the waiting room.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 9~13 问题。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实行名为“高级语音编解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回答 9~13 问题。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正在实行名为“高级语音编解码”的计划,目的是利用非声响传感器来取代麦克风。通过探测说话者的神经和肌肉活动将其所说的话“翻译”出来,而不是将声波转换为电波然后还原成声音。目前两套类似的系统正在研制中。其中一套由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工学院的里克布朗开发,所使用的传感器被称为“调谐电磁共鸣项圈”。说话人将其戴在脖子上,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传感器可以探测到说话时声带的波动变化。即使背景环境很嘈杂,也能将所说的“话”清晰地传送到对方的耳朵里。另一套系统由美国航空航天局艾姆斯实验室研发。同样是将作为肌电传感器的电极戴在颈部,来探测说话过程中电阻的变化。探测到的数据经处理后确定为相应的单词模式,然后再将单词模式发送至计算机声音合成仪。即使说话人不出声地默诵,系统也能够看穿其心中所想,充当一个理想的“传声筒”。 据悉,布朗已经研制出“调谐电磁共鸣项圈”原型。肌电传感器的原型也将于未来几年面世。如果测试成功,这一技术对于执行秘密任务的士兵,处于嘈杂环境中的机组成员或船员或水下工作者来说意义非凡。也许有一天,这些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后,我们再也不用在闹市或者公共汽车上对着手机不顾形象地大喊大叫,在图书馆或者电影院也能够“无声”交谈而不至于招来自眼了。不过唯一的缺憾是,听筒里传来的将是计算机合成的模拟声音。

第 9 题 “高级语音编解码”传递话语通过()。

A.调谐电磁共鸣项圈和肌电传感器

B.麦克风

C.神经活动

D.肌肉活动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检验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常的做法是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检验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通常的做法是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下面是某老师对铝与盐酸、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的改进:

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5 mL盐酸和5 mL NaOH溶液,再各加入2滴CuS04溶液,再分别放一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观察实验现象。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简述教师为什么做上述改进。(2)简述中学化学实验改进的原则。(任意写出3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1)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

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1)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文字。

(2)教师对语段进行语法分析。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一段材料,一定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下面我们再来对这段文字进行一下语法分析,来进一步理清句子的层次。(教师点拨后,用幻灯片打出语法分析)

(3)朗读文段。

(学生思考1分钟后)

师: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将这段文字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这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三段时的一段教学实录(节选),以下对其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

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

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

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通常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通常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下面是某老师对此实验的改进:

如下图所示,用带漏斗的橡皮塞塞紧U型管左边,通过漏斗向U形管中注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直至装满整个U形管,将一个钢制针头和大头针固定在一个橡皮塞上(注意保证钢制针头的畅通),将带有大头针和钢针的橡皮塞迅速地塞进U形管右侧(必须塞紧),反应完全后,在针孔处点燃气体.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通常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阅读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简述上述改进实验的实验现象。

(2)写出该实验设计的优点。(写出3个方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做氢气与氯气反应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做氢气与氯气反应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下面是某老师对此实验的改进:

如下图所示。在玻璃灯罩细口端塞一双孔胶塞。一孔塞入通入氢气的导气管,另一孔通过玻璃导管与NaOH溶液相连,盛有NaOH溶液的集气瓶与流水抽气管相连。当将点燃后的氢气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时.玻璃灯罩恰好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的瓶口罩住,产生的HCl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做氢气与氯气反应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阅读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简述上述实验中流水抽气管的作用?

(2)该实验设计有哪些优点?(写出3个方面) f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面是王念孙《广疏雅正》中的一段考证,请阅读分析,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训、顺古同声。《法言·问神

》篇云:“事得其序之谓训。”《洪范》:“于帝其训。”《史记·宋世佳》作“顺”。《顾命》:“皇天用训厥道。”《传》云:“用顺其道。”字亦作驯。《史记·五帝纪》:“能明驯德。”《索隐》云:“《史记》驯字徐广皆读曰训。”训,顺也。伦、顺声相近。《考工记·弓人》“析干必伦。”郑注云:“顺其理也。”《礼器》“天地之祭,宗庙之事,父子之道,君臣之义,伦也。”郑注云:“伦之言顺也。”《魏风·伐檀》释文引《韩诗》于:“顺流而风曰沦。”义与伦相近。故《大射仪》注“顺”为“循”。《说文》:“循,行顺也。”“驯,马顺也”《释名》:“顺,循也,循其理也。”循,顺古亦同声。问题:(1)其中讨论了哪几组字的关系?(2)其中使用了哪些不用性质的材料?举例说明?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3~16 题。 第 13 题 Why was Sally unhapp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3~16 题。

第 13 题 Why was Sally unhapp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3~16 题。 第 13 题 Why was Sally unhappy?听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6~7 题。 第 6 题 Where does Jane work?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6~7 题。

第 6 题 Where does Jane work?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6~7 题。 第 6 题 Where does Jane work?听下面一段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0~12 题。 第 10 题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bu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0~12 题。

第 10 题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bu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 10~12 题。 第 10 题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