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文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点兵聚粮,文移往返,动涉岁月。”句中“涉”的词义是()。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趟水过河

E.经历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点兵聚粮,文移往返,动涉岁月。”…”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弘治,是中国明朝第9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南宋词坛上,可以鼎足而三的大作家是()。

A.辛弃疾

B.姜夔

C.陈亮

D.刘克庄

E.吴文英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1234年,金朝灭亡,当时在位的南宋皇帝是()。A.宋孝宗B.宋光宗C.宋理宗D.宋宁宗

1234年,金朝灭亡,当时在位的南宋皇帝是()。

A.宋孝宗

B.宋光宗

C.宋理宗

D.宋宁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岳麓书院内的“程子四箴”是哪个皇帝颁制的?()

A.明世宗

B.明光宗

C.明宪宗

D.明孝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御制《敬一箴》是由明朝哪位皇帝赐给岳麓书院的()。

A.世宗

B.武宗

C.神宗

D.孝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牧马图》上宋徽宗的“韩干真迹”这几个字,我总觉得怪怪的。韩于是长安人,王维一见他的画,就“到处逢人说项斯”,连唐明皇都知道了。但唐明皇见了韩干的画,不太欣赏,认为怎么和陈闳画得不一样,让韩干拜陈闳为师。韩干奏道:“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也。”唐明皇答应了。唐明皇的厩中,是有几匹良马的,名字也很好听,叫“红玉、紫玉、照夜白、百花辇、飞香”什么的。拥有良马,是国家威武的象征,可谓尚武。历来的皇帝大致是爱马的。在爱马的同时,又爱玉,玉是文雅的象征.可谓重文。坐江山而能拥良马怀名玉抱美人,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完美了。文中“我总觉得怪怪的”的原因推断得恰当的一项是()。

A.韩于是唐人,宋徽宗题“韩千真迹”几个字是不可能的

B.《牧马图》上“韩千真迹”四个字不像宋徽宗的笔迹

C.唐明皇对《牧马图》不太欣赏,能引起宋徽宗的青睐让人有些不解

D.宋徽宗不可能辨出唐人《牧马图》是否韩干的真迹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平倭诏》请问上述这段话是明朝那位皇帝说的()

A.明孝宗

B.明武宗

C.明世宗

D.明神宗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文•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将受众理论归纳为四点1.个人差异论2.社会类型论3.文化规范论,第4点是什么?()

A.社会关系论

B.地域差别论

C.文化差异论

D.个人素质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本题包括68-A、68-B、68-C三道题目,请任选其中一道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如果作答不止一道题,将按

本题包括68-A、68-B、68-C三道题目,请任选其中一道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如果作答不止一道题,将按排列在前的那道题计分。(本题20分)

68-A.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处理问题。

《琐事的美感》一书由王大力著,南岩出版社出版、发行。201 2年1月出版第1版,该版共印2次,累计印数1 0 000册。

该出版社拟于2014年1 1月出版第2版,首印8000册,定价30.00元;由张一华担任责任编辑,王建刚担任责任校对,陈文斌担任责任技术编辑,杨洋负责装帧设计。

该书第2版仍为A5开本(特大32开)。书心用定量为60克/米2的胶版纸印刷,共328面;每面连同书眉和页码共排30行,每行排28字。中南文化印刷有限公司承担该书的排版印刷。

不久,张一华收到了版本记录页的设计稿。他审核后发现,设计稿中存在一些差错和缺漏,而与出版社和排版印刷单位相关的信息(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网址等)都正确无误(本题中已特意改成虚拟的)。

请按照图书出版规范要求,直接在设计稿样张上改正差错,弥补缺漏。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琐事的美感/王大力著.-2版.一武汉:南岩出版社,2014.11

ISBN 978-7-5326-2518-5

I.①琐…Ⅱ,①王…Ⅲ.①生活一艺术一鉴赏Ⅳ.①G2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050533号

本题包括68-A、68-B、68-C三道题目,请任选其中一道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如果作答不止一道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题为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道出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片壮心

B.八百里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可怜白发生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此处感叹老之将至,也暗指壮志难酬

D.全词虚实结合,首尾写实,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即写梦境,激情直泻,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常规写法,凸显艺术上的独创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