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述实验中要调节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A.便于读取力臂
B.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C.人们喜欢水平平衡
D.无所谓,什么方向平衡都可以

A.便于读取力臂
B.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C.人们喜欢水平平衡
D.无所谓,什么方向平衡都可以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杠杆”的内容标准为: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材料二某版本物理教材“杠杆”一节中为“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如图l2.1—2,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1.给杠杆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钩码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杠杆两端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所受的重力。
2.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厶和阻力臂12;把l2、f2、ll、Z2的数值填入表格中。
改变动力Fl和动力臂Zl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2和阻力臂22,再做几次实验。
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
任务:
(1)简述杠杆的定义,并写出杠杆的平衡条件。(4分)、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教学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24分)
A.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读取力臂的值
B.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C.动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D.杠杆的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就越省力
A.杠杆的横梁不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它不处于平衡状态
B.杠杆的横梁若能绕水平轴匀速转动时,它是处于平衡状态
C.杠杆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必须是竖直向下的
D.杠杆的横梁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就进行实验操作,探究不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A.在杠杆上的B点刻线下方小孔中悬挂2个钩码,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B点刻线上方小孔中竖直向上拉,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挂在C点刻线上方小孔中竖直向上拉,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D.每次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时,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