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1984年,王某(女)和张某(男)相识并相爱。1987年,王某和张某同居,时年王某25岁,张某24岁。1990年10月

1984年,王某(女)和张某(男)相识并相爱。1987年,王某和张某同居,时年王某25岁,张某24岁。1990年10月,张某准备出国留学,因为怕被拒签,所以与王某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而没有办理法律的结婚登记。1992年8月,张某回国探亲,双方仍然保持同居关系,一个月后张某再次出国到日本继续学业。1992年10月,王某欲到日本探亲,遂开始比较频繁地与张某电话联系。一次偶然中,发现接听电话的人是女性,并声称是张某的妻子并且已经怀孕,王某大吃一惊,遂通过中国外交部驻日本大使馆查询,获悉张某确实与一沈姓中国女公民于1992年2月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登记结婚。1993年11月,王某向自己住所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确认张某构成重婚,并要求宣告张某与沈姓中国女公民的婚姻关系无效。问:

何某的小弟赠与何某三间房屋的行为在法律上()。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984年,王某(女)和张某(男)相识并相爱。1987年,王…”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王某,女,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传唤,侦查人员讯问王某时,下列哪种情形合?()A.由侦查员

王某,女,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传唤,侦查人员讯问王某时,下列哪种情形合?()

A.由侦查员赵某(男)和张某(男)讯问

B.由侦查员赵某(男)和李某(女)讯问

C.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翻译人员胡某(女)讯问

D.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母亲进行讯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第 60 题 被告人王某(男)和李某(女)系男女朋友关系,为置办婚嫁物品,将共同朋友张某骗来,并由王某给张某的父母打电话,声称已经绑架了张某,要求其父母提供10000元现金到指定地点,张某的父母是当地富商,亦不在乎这10000元,便将现金放到指定地点,问王某(男)和李某(女)的行为不构成:()

A.绑架罪(未遂)

B.敲诈勒索罪(未遂)

C.绑架罪(既遂)

D.敲诈勒索罪(既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公民中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A.李某,女,23岁,初中文化,佛教徒

B. 刘某,男,40岁,大学文化,某企业经理

C. 张某,男,28岁,曾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现刑满释放三年

D. 王某,男,19岁,文盲,失业在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张某被宣告死亡后,与刘某在外地相识并举办了教堂婚礼并生下张乙。张某与刘某在财产上实行AA制。一
天,张某用100元钱购买了彩票并中得5000万元大奖,张某因兴奋过度脑溢血发作死亡。经查,张某在老家的原配王某一直未婚,并有一子张甲,张某的父母健在。对该5000万元,如何分配,张某父母、张甲、张乙、刘某、王某发生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刘某、王某对该5000万元享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请求权

B.刘某不享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请求权,王某享有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请求权

C.对于张某的遗产可由张甲、张乙、张某父母平均分配

D.对于张某的遗产可由张甲、张乙、张某父母、刘某、王某平均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吴女与丈夫刘某依法判决离婚,根据离婚判决书,2周岁的儿子刘甲由吴女抚养,刘某每月支付抚养费500
元,直至孩子刘甲成年为止。离婚1年之后,吴女带着儿子刘甲与王男再婚。王男是张某与李某夫妇的养子,养父去世得早,便一直与养母相依为命。由于王男努力发奋,不仅完成了大学学业,在大学毕业几年后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与养母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在和吴女结婚之后,王男又主动提出愿意承担刘甲的抚养教育等费用。吴女和王男结婚后不久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女儿王乙。王男将刘甲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同等对待抚养教育刘甲和王乙。直到两个孩子成年,并独立生活。天有不测风云,因经营公司业务,长期操心劳累过度,不到50岁,王男病亡。王男死亡时,只有配偶、两个孩子刘甲和王乙;还有一个养母。王男生前没有遗嘱,却留下了大笔的遗产,但就刘甲能否继承王男的遗产发生了争议。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甲说,刘甲有继承王男遗产的权利

B.乙说,刘甲没有继承王男遗产的权利

C.丙说,如果吴女在王男死亡前与王男已经离婚,刘甲则无权继承王男的遗产;否则,刘甲就有权继承王男的遗产

D.丁说,如果刘甲已经成年,则无权继承王男的遗产;否则,应有权继承王男的遗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青海省某县某农村的王某(男)与李某(女)系夫妻关系。因生活需要,1997年6月,王某与同村的张某、胡某

青海省某县某农村的王某(男)与李某(女)系夫妻关系。因生活需要,1997年6月,王某与同村的张某、胡某等人一起去广州打工,去后一直未有音讯。1年后,张某、胡某等人相继回到村里,而王某却没有回来。李某向张、胡二人打听,二人告诉他王某到广州后就和他们分头找工作去了,一直也没有联系过。转眼到了2002年4月,王某仍然音讯皆无。同村去打工的人都传说王某出车祸死了。2002年8月,李某向该县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王某死亡。法院查明情况后,发出了寻找王某的公告,公告期满后,王某仍未出现。法院遂宣告王某死亡。4年后,王某突然回到村里,他听说自己已被宣告死亡之后,向该县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原判决。法院受理后,裁定撤销了原判决。问题:

根据现有条件李某是否可以申请宣告王某死亡?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日凌晨,某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人民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县公安局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
案发现场,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男,19岁)和王某(女,20岁)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李某和赵某当场抓获。侦查人员决定进行搜查,尽管当时在场的侦查人员均为男性警察,但还是对张某、王某进行了人身搜查,并搜得人民币4000余元以及一条金项链。一名侦查人员说:“这些证据被扣留了。”就将人民币、金项链一起放入一文件袋内拿走了。之后,侦查人员制作了搜查笔录,由侦查人员和在场的见证人李某、赵某签名。本案经该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对张、王二人执行拘留后,侦查人员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讯问。张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十天后才安排会见。被害人钱某(女,27岁)被犯罪嫌疑人张某刺了两下,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钱某拒绝检查,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查,确定为轻伤。由于现场的目击证人李某、赵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的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不一致,侦查人员便对两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两人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询问证人李某、赵某时,他们要求对自己的姓名保密,被侦查人员拒绝。本案经县检察院审查起诉,又向县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受理后,依法公开审理。在审理过程中,证人李某提出申请审判员回避,审判长宣布休庭,由院长作出了回避决定。后来,证人赵某在旁听法庭审判时,在法庭大吵大闹,审判长决定对其处以1500元罚款。审判结束后,经合议庭评议,判处被告人张某和王某犯抢劫罪,分别判决张某、王某有期徒刑9年、7年。

问题:本案诉讼程序有何不当之处?请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下列关于询问的做法正确的是()。

A.周某(男,15周岁)自幼父母双亡,监护人为其外祖父周某在超市内盗窃零食被超市保安扭送到公安派出所,在对其询问时,没有联系到其外祖父,派出所办案民警在询问笔录中将情况予以注明

B.王某(男,16周岁)在学校内将同学赵某打致轻微伤.派出所民警将其传唤到所内询问,并直接通知其教师张某到场

C.陈某(女,16周岁)在一超市内购买物品时与他人发生争执,用购物篮将人砸致轻微伤,公安派出所将其传唤到所内进行询问,因其父母均出差未归,办案民警便通知其老师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D.徐某(男,16周岁)与其邻居发生纠纷,将其邻居家门口停放的一辆自行车砸坏,后被传唤到派出所进行询问,民警未通知其父母到场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案情介绍:案例一:李某是甲村村委会主任,在其于2012-2016年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村自来
水改造工程、村水泥路改造工程以及村小学建设工程中5次收受施工单位的贿赂,共计20万元。

案例二:被告人胡某(男,15岁)于某晚在歌舞厅遇见张某(女,13周岁,身高1.6米,体重62公斤),即上前与其搭话,并约其到自己宿舍玩,张某欣然答应。张到胡的宿舍后,两人谈笑风生,都表示今后愿意谈恋爱,2小时后两人发生性关系,之后两人也经常来往。此事被张某的母亲发现后告发。

案例三:2017年12月,王某在某市解放路自家附近遇见两个男青年挑逗其女友吴某,王某指责,遭到其中一青年殴打而被迫还手。在对打时,一便衣民警庞某路过,见状即抓住王某的左肩,但未表明其公安人员身份。王某误以为庞某是对方的同伙,便拔出牛角刀刺伤庞某左臂(伤口长3厘米,深1厘米)后逃跑,庞某鸣枪警告,王某听闻枪声后停下来,被公安机关逮捕。

问题:1.运用罪刑法定原则分析案例一中李某的受贿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

2.案例二中胡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3.案例三中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如果王某的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这种情况在理论上被称为什么?

4.案例三中,如果庞某一开始就亮明身份,王某仍对其进行殴打伤害,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如果不构成正当防卫,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不成立犯罪,请说明理由?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情形中,构成诈骗的有()。

A.甲在地铁站或商业区道路旁,编造钱包丢失、被人骗钱等借口博取别人的同情,从而获得施舍财物

B.张女与李男谈恋爱时,同时又与王男保持恋爱关系。张女向李男索取少量财物

C.甲准备了外形一模一样的真假两部苹果手机。某日,甲拿出真手机对一路人乙说此手机为他所盗得,愿以超低价卖给乙。乙动心,拿五百元给甲准备买此手机。甲乘乙不备,将假手机给了乙

D.李某以急需用钱,愿意将手中的美元低价兑换成人民币为由用秘鲁币冒充美元兑换王某人民币2000元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