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历史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要排斥他,是不许那不同族的

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的国,主我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主义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的……这由政体不好的缘故。不做政治革命是断断不行的……讲到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民主主义,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将来那地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 ——摘自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2 (一)民族主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民族一律平等。第一方面,国民党之民族主义。其目的在使中国民族得自由独立于世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第二方面,国内诸民族宜可得平等之结合。国民党敢郑重宣言,承认中国以内各民族之自决权,于反对帝国主义及军阀之革命获得胜利以后,当组织自由统治的(各民族自由联合的)中华民国。 (二)民权主义。近世各国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 其最要之原则之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盖酿成经济组织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国家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依地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摘自《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工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渐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引导工人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根据材料1,概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中心思想。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民族主义,并非是遇着不同族的人便…”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材料1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
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材料2 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如何正确评价孙中山等人为之奋斗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进行概括:1、请你结合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主

请仔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进行概括:

1、请你结合给定资料,简要分析我国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概括成汇报提纲,供领导参考。(15分)

要求: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150字。

2、请针对材料3、4、5、6中有关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阐述,回答以下两个问题。(20分)

(1)分析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2)分析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并提供相应的对策。

要求:分析条理清楚,对策合理,表述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材料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
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们应当怎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下面节选的是几道别具一格的历史作业设计:(1)收集一些过去的购物票证,如: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节选的是几道别具一格的历史作业设计:

(1)收集一些过去的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邮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你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2)制作一份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3)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株洲地区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变化,并撰写调查报告。

(1)上面这些作业设计,主要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哪些理念?(10 分)

(2)你设计过类似的历史作业吗?试举一例。(6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4年,曹操下令):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4年,曹操下令):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袁氏之治也,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街鬻家财,不足应命。……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郡国守相明检察之,无令强民有所隐藏,而弱民兼赋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问题: (1)材料反映的是曹操实施的什么制度? (2)结合材料阐述并评价这一制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概念是将化学现象、化学事实经过比较、综合、分析、归纳、类比等方法抽象出来的理论性知识.它是已经剥离了现象的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形态。反映着化学现象及事实的本质,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指导并促进化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研究。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举例说明一个化学概念需要哪些基本要素。

(2)试说明如何让学生形成一个化学概念。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以下是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两段材料: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就开始形成,在两
次大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发展。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现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一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二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三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包括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提供补贴等;四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因。 (2)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3)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寒暑假,各大医院儿童眼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寒暑假,各大医院儿童眼科专家常常要为前来就诊的大量眼疾患儿治疗。已有20年幼儿教育教龄的罗老师感慨地说:“近几年,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

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
据。” ——摘自《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2 邓小平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摘自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毛泽东在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是如何回答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材料 中国革命“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夺取乡村
,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 (2)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及其重大意义。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下列摘自《史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初并天下,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
”为“诏”,“印”称“玺”,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 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材料三: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诸生诽谤始皇者),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问题: (1)结合材料,简述秦统一六国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