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司法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第 85 题 关于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受某国有公司委托,管理该公司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国有资金归个人使用,甲构成挪用公款罪

B.乙是受某国家机关委托,管理该机关国有财产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国有财物,乙构成贪污罪

C.丙是某村委会主任,其在协助乡政府发放救灾款物时,将其中价值20万元的救灾物资以低价卖给不法商贩,所得价款据为己有,丙构成挪用公款罪

D.丁是某民政部门领导,其将国家拨付的扶贫款3000万元,用来盖办公大楼,丁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受某”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第 56 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

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第 94 题 甲在某国有商场柜台边捡到一个钱包,内装人民币6000元,送交给该商场保卫科负责人乙,后乙将此款据为已有。乙的行为构成:

A.侵占罪

B.挪用公款罪

C.贪污罪

D.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第 69 题 甲公司(集体企业)自1998年起,以该公司的名义,采取流动吸资、以新换旧、虚构集资用途、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向社会募集资金8亿元。集资款小部分用于还本付息,大部分用于挥霍性投资或者随意处分。案发前归还2.4亿元,追回3.4亿元,造成3亿元损失。此外,甲公司总经理乙某另将公司集资款六百余万元据为己有,一千余万元以个人名义擅自借给他人使用。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甲公司构成集资诈骗罪(单位犯罪)

B.甲公司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C.乙某构成贪污罪

D.乙某构成挪用公款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贪污罪的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C.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D.贪污罪的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程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程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贩卖毒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B.对程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贩卖毒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对程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D.对程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贪污、侵占用于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款物或者挪用归个人使用,构成犯罪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二百七十二条的规定,触犯“()”,最高判刑死刑

A.贪污罪

B.职务侵占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资金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张某系某国有公司经理,其好友王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张某出借公款,并与张某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并送给张某5万元好处费。于是王某成功获取张某私自出借的100万元。一年后,在张某的催促下王某还给张某30万元,但后来便以公司破产为理由不再还款。张某见王某还款无望,便携30万元潜逃,并且挥霍一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某将公款挪用给王某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B.张某与王某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C.对张某应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

D.对王某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和贪污罪数罪并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简述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国有公司出纳甲挪用单位的救灾款50万元用于个人赌博。结果全部输光。后来甲又继续挪用公司的办公经费100万元用于继续赌博,结果又输了70万元。甲眼见还本无望,又害怕公司查起发现.于是携带剩余的30万元逃跑。关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挪用救灾款的行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B.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00万元

C.甲携带30万元逃跑,其行为已转化为贪污,构成贪污罪

D.甲同时构成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应择一重罪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下列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常见的犯罪为:

A.贪污罪、挪用公款罪

B.受贿罪、私分国有财产罪

C.包庇罪

D.玩忽职守罪和滥用职权罪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