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认为美是客观的是()。

A.蔡仪

B.吕荧、高尔泰

C.朱光潜

D.李泽厚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认为美是客观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美学大讨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命题()。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学术界的美学大讨论主要涵盖了以下命题()。

A.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B.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C.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D.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中国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主张“主观说”的有()。

A.吕荧

B.朱光潜

C.高尔泰

D.李泽厚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主张美是主观的代表人物是()。

A.吕荧

B.高尔泰

C.朱光潜

D.李泽厚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国现代美学的再度开放和活跃时期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兴起于()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文章阅读三: 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

文章阅读三:

澄明的夜空给予人们宇宙的宁静感是一个错觉,宇宙本身就是从混乱中诞生,也可能最终走向一个混乱的结局。虽然这个理论从根本上背离从古典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关于宇宙是最完美的艺术作品的概念,要接受它有一定的难度,但这毕竟是客观存在。20世纪物理学大师劳厄说过一番话,对于如何看待物理学中关的观念的发展和变迁是很有见地的。他说:“物理学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观察量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

如果把劳厄话中物理学这个词儿改成艺术,把观察量这个词儿改成艺术对象,于是他的话变成:“艺术从来不具有一种对一切时代都是完美的、完满的形式;而且它也不可能具有完美的、完满的形式,因为它的内容的有限性总是和艺术对象的无限丰富的多样性相对立的。”这番话对于如何看待艺术中关的观念不是同样很有见地的吗?

是不是一切新的探索最终都归结到美呢?不一定。在艺术上如此,在科学上也如此。在科学上一切探索都最终要受实验的考验,而在艺术上则是时间的考验。如果它们确是被挖掘到的世界的一个新的方面,那它们是美的。美不能先验地规定,就像毕达哥拉斯和开普勒那样。大师也会犯错误的,有时还是大错误。20世纪的一位数学大师外尔说:“我的工作总是尽力把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不得不在两者中选一个时,我通常选择美。”

正是他关于美的先验的标准使他相信左和右在宇宙里是对称的,从而放弃了他发现的一个重要理论——中微子的两分量理论,在这个理论中左和右是完全不对称的。然而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证明,这个被发现者放弃的理论其实是正确的。外尔的观点在科学界是很典型的,他的朋友爱因斯坦也是一样,爱囚斯坦认为,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不过,在平衡美学的追求与科学的探索时,我想,当年第谷对开普勒的忠告是非常值得记取的。

在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时,人类有理由为文明在这一百年里的突飞猛进感到自豪,但是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解决的问题远没有我们发现的问题多,我们驰骋过的领域远没我们未曾涉足的领域大,这就是今后艺术和科学继续发现的根据,也是今后人们美学观要继续发展的道理。也许科学和艺术在一点上有很大的差异,那就是,重大的艺术成就总是给人们带来慰藉,而重大的科学成就则并非必定如此。

不过,从美的观点来看,怡人的美和悲怆的荚同样动人,同样有追求的价值。

41.下列有关"美"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是先验的规定。

B.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

C..美和真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有时是可以统一的。

D.经受住实验和时间考验的探索才是美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世纪最后10年中,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干旱形势日益悉化,全国生态环境恶化,北京、天津等城市用
水紧张。为应对水缺乏的严重危机,国家决定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用南方富裕的水资源弥补华北地区的不足。水利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组织各方面专家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了长期的勘察调查与可行性研究,经过数十年研究,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确定为西、中、东3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的问题,促进西北、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在3条输水线工程方案的讨论中专家提出一系列问题:①南水北调东、中、西3条线路各有各的供水范围,不能互相替代,但目前国情不允许3条调水线路同时开工,应分步实施。②东线可利用旧运河,大量减少耕地占用,移民数量少,节省投资,并对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控水面小,所调水质差,逐级提水成本高,管理上亦有难度。⑧中线调水水质较好,可满足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5省市的工农业用水与城市生活用水,但淹没损失大,移民多,施工难度大。④西线可满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六省区的部分地区,水质好,资源丰富。所以目前专家争议发生在先东线后中线,还是先中线后东线的问题上。国务院提出相关意见,认为分步实施,国力可以承受,能有效推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但必须认识到此项工程十分浩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应再做深入的研究论证,继续听取各方面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便做出科学决策。

(资料来源:洪向华编著:(MPA最新案例》(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问题1:运用科学决策的程序与方法,为此项决策的制定提出一整套程序,并谈谈方案设计和论证需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人们对“物流”的概念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PhysicalDistribution作为“物流”的概念已经不够确切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现代西方美学,一反过去传统的哲学方法,而走向心理学美学与科学美学,认为对美学本质问题作无穷无尽的哲学上的思辨性探讨,没有什么意义。其实,美学本质问题不仅是一个细节的分析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整个人类感情价值的问题。科学面对的是已知、局部和现在的部分;哲学面对的则是未知、整体和未来的部分。人类的感情世界,其中主要是美和艺术的世界,是人类心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抛弃对于美和艺术的本质的哲学探讨,这是不可能的。 作者的观点认为()

A.对美学本质问题作哲学上的思辨性探讨意义甚微。

B.对于美学的研究运用心理美学和科学美学的研究方法更为有效。

C.对于美学的研究,不能缺少对美和艺术本质的哲学探讨。

D.对于美学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应过多评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彼得.德鲁克认为,20世纪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上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接受营销为企业首要功能的观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1952年7月,中共厦门大学委员会成立,山西南下干部团中的杰出代表()出任厦大首任党委书记。20世纪50年代,台海局势紧张,为了努力办好海防前线大学,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反空袭斗争,保障了教学秩序。

A.萨本栋

B.陆维特

C.于英川

D.张玉麟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