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法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一些青少年在作案时,将犯罪作为打赌行为的筹码,或是模仿影视情节,其犯罪行为特征是:

A.残忍性

B.游戏性

C.预谋性

D.疯狂性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一些青少年在作案时,将犯罪作为打赌行为的筹码,或是模仿影视情…”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第 18 题 甲男、乙女是恋人关系。.甲于某天在城乡结合部独自持刀抢劫了一过路人的提包,公安机关将此案作为重大案件立案,并把甲作为重大嫌疑人,在找到乙向其了解甲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天行踪时,乙一口咬定当天甲一直陪着自己在市中心公园玩,绝对没有作案的时间,并不知从什么地方搞到两张市中心公园的当天门票。则乙女的行为构成何罪?

A.伪证罪

B.包庇罪

C.窝藏罪

D.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时,根据我国《刑法》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有()。

A.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B.作案后被群众发现而被扭送归案的

C.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D.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当前,青少年犯罪出现了新的动向,一是低龄化,与去年同比年龄下降0.8岁;二是团伙化,二人以上
作案率同比上升8.7%;三是社会不良文化影响加剧,因观看暴力、色 情影视光盘、沉湎电子游戏、黑网吧,促成青少年犯罪的同比增长12.6%;四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相比之下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此段话,采用了()

A.综合评论法

B.例证法

C.引证法

D.归谬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被告人王某,男,20岁,工人。被告人张某,男,19岁,工人。 1991年12月5日中午,王某在与张某闲谈时
说:“这几天赌博输了不少钱,想搞点钱花。”张说:“我认识的一位姓李的个体户很有钱,并且经常只有母子二人在家,可以到他家里搞。”二人进一步商定:当晚作案,先敲开李家的门,进去之后将母子二人捆起来、堵上嘴,找到了钱就走。尔后分头弄到了蒙面头、绳索、匕首等作案工具。当晚10时许。二人带上作案工具,一起来到李家门外,正准备敲门时,听到屋里面有搓麻将的声音。王便对张说:“里面人多,不好下手,下次再干吧?”张点头同意,二人当即离去。后因他案,二人被收审,交待了上述事实。 问:王某与张某的行为是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本案应如何定性?怎样处罚?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的有()。

A.熟悉犯罪地形的行为

B.购买作案用的工具

C.为抢劫而准备工具的行为

D.守候被害人的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甲在盗窃时被乙、丙等人当场抓获。公安机关讯问时,甲对盗窃行为供认不讳,并指认参与抓获他的乙曾强奸过妇女。对甲的盗窃案经一审判决后,检察院以量刑过轻为由提出了抗诉。在二审过程中,甲又供认曾有抢劫行为。二审法院调查后证实甲供认的抢劫属实,并构成抢劫罪。二审法院据此直接判处甲抢劫罪和盗窃罪两罪并罚。因甲的指认,公安机关对乙强奸案进行侦查。受害妇女丁证实曾遭强奸,所描述的作案人体貌特征与乙相似,但因事隔一年,经辨认却又不能肯定是乙。讯问乙时,乙不承认。后因侦查人员逼供,乙被迫承认,但所供述的内容与丁所述的作案过程在细节上多有不符。本案虽无其他证据,但检察院仍决定提起公诉。法院审理期间,正在外地服刑的甲承认,强奸丁的是他自己。甲所交代的强奸犯罪过程与丁所述细节相符,经查证,甲的这一供述属实,法院因此判决乙无罪。根据以上事例,请回答以下 46~48 题。第 46 题 二审法院在甲交代另有抢劫行为并查证属实时应如何处理?

A.可以对该行为进行调查,并在查证属实后在二审判决中对此予以判决

B.应当将案件移交同级检察院补充侦查

C.应当将案件移交一审中提起公诉的检察院补充侦查

D.应当将本案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室内盗窃案件中,犯罪行为人窥探作案的处所并非是盗窃案件现场的中心部位,所以对于该处遗留的痕迹、物证也无需作为重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下述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的有()。

A.主动放弃可以重复实施的行为

B.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被害人死亡

C.因发现同为下岗职工而放弃

D.当天因没有作案时机放弃作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第 49 题 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1995年1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995年2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

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

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

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犯罪,亦指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阶段(一般指进

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犯罪,亦指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阶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至青春期结束)即已满14岁至25周岁的人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青少年犯罪的是()。

A.12岁的女学生赵某,因家庭溺爱,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习惯。赵某向一6岁女孩索要方便面未遂,便将女孩抱至村外水沟中将其溺死

B.14岁的郑某开着爸爸的车将一老人撞成重伤后逃逸

C.26岁的小毛与同事打闹,没想到对方没站稳摔倒地上,因头碰台阶竟死亡

D.18岁的在校学生唐某写信给某市市长声称拥有“沙林”毒剂,向市政府敲诈500万,如不能满足其要求,他将在“世博园”内制造爆炸案。后被抓,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 13年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