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生化与药品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其发生的反应是()反应。

A.分解

B.置换

C.复分解

D.取代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其…”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制取氧气的内容标准: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课题2氧气

课题3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l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溶液

第十单元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制取氧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课题3制取氧气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实验2—5】

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

(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如图2—14)。

(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1.实验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如图2一15)。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一(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下:

在实验(3)中,实验重复多次,每次只消耗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好像永远用不完。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会发现它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把它再加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作催化作用。硫酸铜溶液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生产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等都要使用催化剂。

在实验室里还可以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除生成氧气外,同时还有一种叫氯化钾的物质生成。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也是催化剂。这个反应可表示如下:

【讨论】

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舍反应有什么不同?

要求:

(1)试对本课内容进行学情分析。

(2)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3)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试对本课内容进行教学价值分析。

(5)设计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B.液氨可用作深度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常用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B.液氨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C.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

D.历史上最早证明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道尔顿〖=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请教:2009年自治州恩施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题第3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 题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号

1234
加水的质量(g)101010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7.254.05m3
试求:(1)表中m值为_____________ 。

(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我提交的答案】:

【参考答案分析】:

3 (由1和2可知加入10g水最多溶解3.2g KCl,而第三、第四次加水后溶解KCl为4.05g-3g﹤3.2g,则第三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则m=3,原混合物中KClO3为15.25g-3g=12.25g 。 ) (1分)

解:(2) 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 + 3O2↑

245 96

15.25g-3g x (2分)

答:可制得氧气4.8克。 (2分)

【我的疑问】(如下,请求专家帮助解答)

由1和2可知加入10g水最多溶解3.2g KCl 为什么我需要在具体得思路 2KClO32KCl + 3O2↑

245 96

15.25g-3g x (2分) 看不懂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新冠病毒标本大量倾覆造成实验室污染时()

A.可用过氧乙酸加热熏蒸实验室,剂量为1g/m³,熏蒸过夜

B.20g/L过氧乙酸消毒液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用量8ml/m³,作用1-2小时

C.必要时或用高锰酸钾-甲醛熏蒸,熏蒸4小时以上

D.立即使用润湿有0.55%含氯消毒剂的毛巾覆盖污染区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氢碘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加热条件下固体溴化钠与浓磷酸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氢碘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加热条件下固体溴化钠与浓磷酸

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氢碘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加热条件下固体溴化钠与浓磷酸反应。

(3)硫氰与水作用。

(4)在酸性条件下硫氰根阴离子还原二氧化锰。

(5)低温条件下三氟化溴与二氟化二氧的反应。

(6)低温条件下二氟化二氧与硫化氢作用。

(7)将单质氟和单质氯的混合物加热至250℃。

(8)常温下三氟化碘发生歧化反应。

(9)金属铀与三氟化氯作用。

(10)五氟化溴水解。

(11)二氯碘化铯受热分解。

(12)单质氟与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3)低温条件下单质氟与碎冰作用。

(14)次氯酸在光照下分解。

(15)次氯酸与盐酸反应。

(16)熟石灰与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

(17)氯酸钾受热分解。

(18)二氧化氯与过氧化钠的碱性溶液反应。

(19)浓硝酸氧化单质碘。

(20)氯酸氧化单质碘。

(21)二氟化氙水溶液氧化溴酸盐。

(22)浓的高氯酸与单质碘反应。

(23)浓的高氯酸受震动爆炸分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实验室污染的处理包括()
A.标本污染生物安全柜的操作台造成局限污染时;立即用吸水纸覆盖,并使用0.55%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B.消毒液需要现配现用,24小时内使用

C.标本倾覆造成实验室污染时,保持实验室空间密闭,避免污染物扩散,立即使用润湿有0.55%含氯消毒剂的毛中覆盖污染区,必要时(如大量溢洒时)可用过氧乙酸加热熏蒸实验室,剂量为2g/时,熏蒸过夜,或20g/L过氧乙酸消毒液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用量8ml/时,作用1-2小时

D.清理污染物时严格遵循活病毒生物安全操作要求,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并进行实验室换气等,防止次生危害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在实验室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制取的氛气.在23℃,100.SkPa压力下,收集了370.0mL的气体(已知23℃时,
在实验室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制取的氛气.在23℃,100.SkPa压力下,收集了370.0mL的气体(已知23℃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00kPa).试求:

(1)23℃时该气体中氢气的分压;

(2)氢气的物质的量;

(3)若在收集氢气之间,集气瓶中已充有氮气20.0mL,其温度也是23℃,压力为100.5kPa:收集氢气之后,气体的总体积为390.0mL.计算此时收集的氢气分压,与(2)相比,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否发生变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在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加热的温度不得超过45℃。()

在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加热的温度不得超过45℃。( )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我国古代用生铁炼钢主要采用生铁脱碳法,要反复加热,同时要送氧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定期用()进行熏蒸。

A.高锰酸钾和甲醛

B.酒精和洗液

C.高锰酸钾和酒精

D.高锰酸钾和洗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应针对学生所处的具体阶段制订适宜的目标。以“我们周围的空气”单
元为例,应如何安排下列实验探究活动?()

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②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③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变化

④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