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贸类考试> 货运代理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一项实验要求儿童把一系列数字加起来,观察他们给出什么答案以及所用的时间,关于这个实验的变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字的多少是刺激变量

B.儿童给出答案的时间是反应变量

C.儿童是变量

D.儿童的性别是机体变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一项实验要求儿童把一系列数字加起来,观察他们给出什么答案以及…”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成果,主张把学前儿童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即新生婴儿期、乳儿时期、步儿时期、幼儿时期。

A.鲁迅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康有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数码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比模拟技术,数码技术抗干扰性好,保密性强,更便于长期存储

B.数码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的实现必须借助电子计算机

C.数码技术应用广泛。我们常用的数码相机、U盘、MP3等都是数码产品

D.数码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数字技术,是因为它的核心内容就是把一系列连续的信息数字化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数字运算二、数字运算 在这个部分试题中,每道试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学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第106题:妈妈今天出差回家后,把墙上的日历撕去了5页,小明把撕下的5页13历上的数字加起来等于30。问:今天该是几号?()

A.6

B.7

C.8

D.9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布赖恩特是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卫生科学中心的采血职员,他在参与的一项儿童血液铅含量的调查项目中,把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血液样本标记为被调查儿童的血液样本。请问这属于哪类学术不端行为?()

A.破坏研究工作

B.篡改数据

C.伪造实验样本

D.违反人体受试者规范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A.讨论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一种室内游戏中,魔术师要求某参赛者想好一个三位数abc,但规定该数中不能有数字0且三个数字彼此不同。然后魔术师再要求他记下5个数abc、bac、bca、cab、cba,并把这5个数加起来求出和N,只要参赛者讲出N的大小,魔术师就能说出原数abc是什么。如果N=3194,那么abc是多少?

A.136

B.358

C.582

D.812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电磁振荡”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把线圈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电磁振荡”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把线圈、电容器、电流表、电源和单刀双掷开关照图14.2—1连成电路。

先把开关置于电源一边。为电容器充电;稍后再把开关置于线圈一边,使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

任务:(1)说明教材所述“稍后再把开关置于线圈一边,使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意图。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演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的演示实验如下:

任务:

(1)说明上述实验中“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操作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体现师生交流的教学片段。(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示为某高中物理教材“光的粒子性”一节的“观察光电效应”的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

图示为某高中物理教材“光的粒子性”一节的“观察光电效应”的演示实验。

演示

把一块锌板连接在验电器上,并使锌板带负电,验电器指针张开。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图17.2—1),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任务:

(1)说明教材所述“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观察验电器指针的变化”的实验设计意图。(4分)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8分)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一节有如下演示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某高中物理教材“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一节有如下演示实验。

用豆粒做气体分子的模型.可以演示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

把一颗豆粒拿到台秤上方约10cm的位置,放手后使它落在秤盘上,观察秤的指针的摆动情况。

再从相同高度把100粒或者更多的豆粒连续地倒在秤盘上(图8.4-4),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使这些豆粒从更高的位置落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

(1)说明教材所述“使这些豆粒从更高的位置落在秤盘上,观察指针的摆动情况’’的实验设计意图。

(2)基于该实验,设计一个包含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感和电容”的内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电感和电容”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关于“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有如下演示实验:

如图5.3—1,把带铁芯的线圈1与小灯泡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取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观察两种情况下灯泡的亮度。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如图5.3—4,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先把它们接到直流电源上,再把它们接到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交变电流等知识。

(1)简述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2)结合所给材料,完成“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