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专科> 文化教育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试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历史作用。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试分析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与…”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开始于()。

A.19世纪50年代

B.20世纪初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20世纪30年代初期,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两县设立乡农学校,开展乡村教育试验。这种乡农学校性质上属于()。

A.农业职校

B.农民夜校

C.教育与行政合一机构

D.教育与军事合一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试评述20世纪20~30年代苏联普通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教育评估作为科学的概念被正式提出的年代是()。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3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起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为此进行了开拓性工作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有()

A.章太炎

B.许仕廉

C.孙本文

D.吴文藻

E.严复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就世界范围分析,从( )开始把投资引入教育领域,称之为教育投资。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20世纪30年代,河北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的领导人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请以下述材料为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了以改革农村和农民现状为
宗旨的乡村教育运动,不少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晏阳初认为:中国乡村存在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愚”指人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穷”指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弱”指缺乏医疗保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私”指人民缺乏合作精神和公民意识。梁漱溟则认为:上述问题只是中国社会的表面现象,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失调。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乡村建设入手,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以创造新文化来救活旧乡村。

叙述晏阳初和梁漱溟所提出的乡村教育方案。并比较他们乡村教育理论的异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教育
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20世纪中国20-~30年代持续十年之久,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重大的论战是()A.东西方文化关系

20世纪中国20-~30年代持续十年之久,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影响重大的论战是()

A.东西方文化关系的论战

B.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C.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D.中国共产党内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论争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