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法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2—2,单)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2—2,单)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2—2,单)…”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二第2题)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

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二第2题)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2—7,单)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

根据《刑法》规定,关于教唆犯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2—7,单)

A.教唆未成年人贩卖毒品的,成立贩卖毒品罪,应当从重处罚

B.教唆犯都是主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D.传授犯罪方法的行为,一律不成立教唆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10,单)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10,单)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关于实行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2—8,单)A.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

关于实行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延—2—8,单)

A.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也是实行犯

B.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就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对简单共同犯罪中的各实行犯进行处罚时,要遵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

D.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实行犯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8延—2—5,单)A.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

关于期待可能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8延—2—5,单)

A.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与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换言之,具有故意、过失的人,也可能没有期待可能性

B.行为人犯罪后毁灭自己犯罪的证据的行为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C.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重婚的,之所以不以重婚罪论处,是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

D.身无分文的乞丐盗窃他人财物得以维持生存的,因为缺乏期待可能性,不应认定为盗窃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5,单)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

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11—2—5,单)

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

B.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

C.成立嫖宿幼女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卖淫的是幼女

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二第11题)A.甲15周岁时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

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试卷二第11题)

A.甲15周岁时携带凶器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7周岁时抢劫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

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

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

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10—2—53,多)

A.单位只能成为故意犯罪的主体,不能成为过失犯罪的主体

B.单位犯罪时,单位本身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构成共同犯罪

C.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制,但在实行单罚制时,只对单位处以罚金,不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

D.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既可能判处罚金,也可能判处没收财产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刑法分则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

下列选项中,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刑法分则规定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B.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单位犯罪指的是法人犯罪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第 49 题 关于犯罪数额的计算,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在1995年1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3万元;1995年2月抢夺他人财物价值2万元。甲的犯罪数额是5万元

B.乙收受贿赂15万元,将其中3万元作为单位招待费使用。乙的犯罪数额是12万元

C.丙第一次诈骗6万元,第二次诈骗12万元,但用其中6万元补偿第一次诈骗行为被害人的全部损失。丙的犯罪数额是6万元

D.丁盗窃他人价值6000元的手机,在销赃时夸大手机功能将其以1万元卖出。丁除成立盗窃罪外,还成立诈骗罪,诈骗数额是1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