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本科> 历史学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错误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辨析题)
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辨析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包括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领导人不
具备()的批判精神,()的看问题、不改造封建思想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仅改造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主要倡导者是()A.蔡元培B.胡适C.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得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重要骨干的倡导;主要倡导者是()

A.蔡元培

B.胡适

C.陈独秀

D.李大钊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表现在它

A,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

B,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D,彻底否定了孔学的历史作用

本题为多选题,请选出正确答案,谢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一直存在着按照儒家的理念而构想的一个道德乌托邦。这既是他们的价值
所在,同时也是他们衡量一个社会或文化的道德尺度。合之则取,不合则去。正是这样一把道德尺子的威力,使其发动的新文化运动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化并最终走向失败。自此,保守主义再度热闹起来,激进主义更是异军突起,而自由主义声音愈来愈弱,甚至还时常遭到批判和嘲笑。 通过本段文字不能得出的观点是()。

A.新文化运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B.中国的知识分子很难冲破儒家思想的禁锢

C.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冲突

D.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儒家思想为自己的信仰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顾炎武在《顾亭林诗文集中》说道:“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这表明他()

A.倡导正心诚意

B.否定传统儒学

C.批判君主专制

D.主张经世致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历史课后,小明在笔记本上对新文化运动做了如下记录,其中错误的是①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继续②新文化运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值得肯定与发扬③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批判孔子④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

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们明确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他们大声疾呼:“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2)“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载《青年杂志》(第1卷第4号),1915年12月15日

(3)“吾人既未能置政治潮流以外,则开宗明义之第一章,即为抉择政体良否问题。古今万国,政体不齐,治乱各别。其拨乱为治者,罔不舍旧谋新,由专制政治,趋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轨道逆此潮流之理。进化公例,适者生存,凡不能应四周情况之需求而自处于适宜之境者,当然不免于灭亡。日之与韩,殷鉴不远。吾国欲图世界的生存,必弃数千年之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新青年》(第l卷第6号),1916年2月23日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说出其具体涵义。

(2)结合材料“(2)”,分析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结合所学内容,试析前期新文化运动存在的局限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梁启超对谭嗣同的精神阐释着重于两方面:早期的《谭嗣同传》若力阐发其舍生收义、拯救中众生的献身精神、博大胸怀及烈士形象;1920年的《清代学术概论》则主要弘扬谭氏“冲决网罗”、批判纲常名教、排斥尊古观念的“思想彗星"形象。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洗礼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D.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开始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发挥指导作用的是()

A.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B.民主和科学

C.孔学

D.马克思主义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