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应力锚杆正式张拉需分级加载,起始荷载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30%,分级加载荷载分别为拉力设计值的()。
A.0.5
B.0.75
C.0.8
D.1
E.0.95

A.0.5
B.0.75
C.0.8
D.1
E.0.95
A.4.5mm 和 1.9mm
B.2.6mm 和 0.4mm
C.3.0mm 和 0.4mm
D.3.0mm 和 1.9mm
A.锚杆极限受拉承载力,在某级试验荷载下出现锚杆破坏情况时,应取锚杆破坏加载时的前一级荷载值
B.未出现锚杆破坏情况时,应取锚杆极限受拉承载力的最大值
C.未出现锚杆破坏情况时,应取锚杆极限受拉承载力的最小值
D.锚杆极限受拉承载力,在某级试验荷载下出现锚杆破坏情况时,应取锚杆破坏加载时的荷载值
A.初始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30%
B.初始荷载宜为锚杆承载力标准值的30%
C.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锚杆设计锁定力值的5%
D.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锚杆承载力标准值的5%
E.当试验荷载加载至验收荷载,且未出现锚头位移突变或锚具松动时,应终止试验
A.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B.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9~1.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C.锚杆张拉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0.50~0.65倍
D.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0.75倍
A.1.25mm
B.1.24mm
C.1.26mm
D.1.21mm
A.锚杆的荷载-时间(lgt)曲线
B.锚杆的荷载-位移(Q-S)曲线
C.锚杆的荷载-弹性位移(Q-Se)曲线
D.锚杆的荷载-塑性位移(Q-Sp)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