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业资格考试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8月份的预计销售量为19.5吨。要求:(1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8月份的预计销售量为19.5吨。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8月份的预计销售量为19.5吨。要求:(1

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确定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2)如果平滑指数取0.3,利用平滑指数法预测9月份的销售量

(3)分别利用平滑指数法和移动平均法的销售量结果预测9月份的总成本

(4)平滑指数法和移动平均法的计算结果不相等,是否可以接受?原因是什么?

(5)除平滑指数法和移动平均法外,同类性质的销售量预测方法还有哪些?

答案
收藏

(1)b=(8200-5200)/(28-16)=250(元/吨)a=5200-16×250=1200(元)或=8200-28×250=1200(元)
成本性态分析模型:y=a+bx=1200+250x
(2)9月份销售量=0.3×21+0.7×19.5=19.95(吨)
(3)平滑指数法:y9=1200+250×19.95=6187.5(元)移动平均法:y9=1200+250×24.67=7367.5(元)
(4)平滑指数法和移动平均法的计算结果不相等,这种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预测分析的特点之一是计算结果的近似性,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很可能不相等。
(5)平滑指数法和移动平均法均属于平均法预测销售量,除此之外,还有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和趋势预测平均法等。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某企业生产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8…”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练习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某企业在生产甲主产品的同时,还附带生产出了乙副产品,200×年8月份,甲、乙产品的联合

练习副产品成本的计算。

某企业在生产甲主产品的同时,还附带生产出了乙副产品,200×年8月份,甲、乙产品的联合成本为8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56000元,直接人工16000元,制造费用8000元。甲、乙产品分离后可直接出售,本月甲产品的产量为3500千克,乙产品的产量为600千克,乙产品销售单价扣除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相关利润后为每千克5元,乙产品按比例从联合成本的各成本项目中扣除。

要求:计算甲、乙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产品成本计算表

200×年8月      单位:元

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联合成本
费用项目比重
乙产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
甲产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300件,月末在产品50件,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期生产费用总额为147300元。其中直接材料71400元,直接人工26400元,制造费用49500元。原材料在开工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则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的总成本是()元。

A.133909

B.130909

C.130200

D.130299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产品的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产品的产量及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出厂价格(元)

基期

报告期

基期

报告期

1300

4000

3000

2400

18000

4000

240

90

100

300

100

120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

(2)计算三种产品的个体成本指数。

(3)三种产品单位成本的综合变动指数及对总成本影响的绝对额。

(4)三种产品产量的综合变动指数及对总成本影响的绝对额。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批产品,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情况(原

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批产品,8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生产情况(原材料系开工时一次投入):

甲批 7月份投产40件 8月份完工40件

乙批 7月份投产30件 8月份全部未完工

丙批 8月份投产20件 8月份完工入库12件

(2)各批月初在产品成本如下:

产品批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甲批84000120008000104000
乙批12000020002000124000

(3)8月份发生生产费用如下:

①丙批产品投入原材料共计66000元。

②三批产品共发生直接人工19680元、制造费用17712元。

③甲、乙、丙三批产品本月实耗工时情况如下:

甲批 8000小时

乙批 4000小时

丙批 4400小时

(4)丙批产品计划单位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3300元

直接人工:330元

制造费用:280元

要求:将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按实用工时在三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已知某企业生产99单位产品时的总成本是995元,当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边际成本为()

A.10元

B.5元

C.7.5元

D.15元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设甲、乙两企业某月份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及产量比重资料如下: 甲企业 乙企业

设甲、乙两企业某月份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及产量比重资料如下:

甲企业

乙企业

单位成本/元

产量比重/%

单位成本/元

产量比重/%

第一批

50

10

70

25

第二批

60

20

60

35

第三批

70

70

50

40

合计

100

100

要求:计算比较该月份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并说明原因。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已知:某企业主要经营A产品,该产品连续10期的产量及总成 本资料见表2一l。 要求:用高低点

已知:某企业主要经营A产品,该产品连续10期的产量及总成 本资料见表2一l。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A产品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按产量1000件计算的固定成本每件20元,按全部成本加30%的利润。 要

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按产量1000件计算的固定成本每件20元,按全部成本加30%的利润。

要求:

(1)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甲产品的售价。

(2)如果在上述基本价格上提价2元或降价2元,试计算利润各占全部成本的百分比(假如提价2元,产销量为950件;降价2元,产销量为1050件)。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一垄断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木函数为: 产品在实行差别定价的两个市场上出售。第一个市场的需

一垄断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木函数为:产品在实行差别定价的两个市场上出售。第一个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1100-13q1,在利润极大时产量为48;在第二个市场需求曲线上,当价格为均衡价格时的弹性为-3。试问该企业的纯利润为多少?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供电车间。产品成本采用品种法计算。 8月份有关成本

资料: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供电车间。产品成本采用品种法计算。

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发生原材料费用66000元:甲产品耗用A材料20000元,乙产品耗用B材料28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C材料16000元,车间一般耗用C材料2000元。C材料定额消耗量:甲产品6000千克,乙产品4000千克。

(2)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发生应付工资28600元:基本车间生产工人工资24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600元。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工时:甲产品300/小时,乙产品500/小时。

(3)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600000元,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为2%。

(4)供电车间供电1200度,计9600元。提供给基本生产车间800度,其中甲产品300度、乙产品400度、车间管理部门100度;提供给企业管理部门400度。

(5)甲产品本月完工200件,月末没有在产品。乙产品本月完工160件,月末在产品40件,完工程度为5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12000元,其中,直接材料5000元,直接工资2632元,其他直接支出368元,制造费用4000元;乙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25000元,其中,直接材料14000元,直接工资4386元,其他直接支出614元,制造费用6000元。

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32台,月末在产品16台,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和

本月生产费用合计114400元。其中直接材料76800元,直接人工19200元,制造费用18400元。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估计为50%。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甲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